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At the end of a year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pheaval, Project Syndicate commentators share their favorite books from the past 12 months. Covering a wide array of genres and disciplines, this year’s picks provide fresh perspectives on the defining challenges of our time and how to confront them.
ask Project Syndicate contributors to select the books that resonated with them the most over the past year.
发自柏林——从最近越来越多企业发誓要将自身温室气体排放降至零的状况来看,企业界似乎终于开始认真对待气候危机了。根据净零追踪者组织(NetZero Tracker)的数据,那些世界最大上市企业中已经有超过1/3发布了这类目标,而这个数字在2020年末还只是1/5。
虽然其中一些企业的承诺似乎是真实的,但其他承诺显然只是一如既往掩盖污染行为的障眼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出一位石油高管对航空公司老板说:“设立一个净零目标,再打一些以树木为主题的广告,这样就能获得所有人的好感。”
如果这就是他们的计划,那么它正在一系列标志着企业洗绿行为打击行动的监管决定和法院诉讼下迅速崩溃。联合国净零排放承诺高级别专家组去年发布的报告为维护此类承诺的言行一致性提供了详细建议,预示着企业作出无意遵守之承诺的能力将会受到限制。
例如,法国和英国的新法规旨在防止广告商对其产品的碳中和程度进行夸大宣传。英国广告标准局委托进行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听到这类说法时会以为已经实现了绝对的减排,因此该局的最新指南指示企业说如果与广告产品相关的排放只是被抵消掉了,则应避免冠以碳中和之名。
2021年通过并于去年修订的法国气候法则更进一步。那些声称碳中和的产品必须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中和。企业必须披露如何避免、减少和抵消排放(顺序很重要),还必须表明这些抵消如何符合可衡量、可核实、永久性和额外产生等条件。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可能因误导消费者而面临10万欧元罚款。
这种趋势的背后是一些企业言行的明显不匹配。毕竟人们不需要成为侦探就能发现一家声称一桶石油、一船液化天然气或一堆油砂沥青实现了碳中和的企业肯定有猫腻。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Subscribe Now
最近的一连串诉讼有望对此划出一条界限。在过去的一年里食品巨头达能饮料、水泥制造商豪瑞集团(Holcim)、道达尔、BP和壳牌等石油企业、化妆品制造商拜尔斯道夫(妮维雅)和荷兰皇家航空等企业都因其误导性的可持续性声明而在不同国家遭到起诉。无党派智库澳大利亚研究所向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提出申诉,声称根据国家消费者法,政府自身推出的“Climate Active”认证计划具有误导性,因为它向人们保证产品是碳中和的,但实际并非如此。
而那些企业的净零排放承诺在审查中看起来也很不可靠。例如企业气候责任监督组织(Corporate Climate Responsibility Monitor)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审查了24家自称“气候领导者”的大企业所发布的净零排放计划,发现了其中存在大量缺陷、漏洞和遗漏。根据该报告,这些企业最终只会在其净零排放目标年实现平均36%的排放量削减。此外它们的计划意味着到本十年结束时排放量中位数将下降15%,而不是像当今科学所指出的那样减少一半。同样,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更早前发布的一份报告发现在向其环境披露平台提交气候数据的每200家企业中只有不到一家制定了可信的过渡计划。
而由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委托并提供背书的联合国净零排放承诺高级别专家组的多项建议则是一个潜在的游戏规则改变者。随着这些建议成为主流,除非企业设定了与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目标相一致的去碳化路径,否则不能再声称自己拥有可靠的净零排放计划。这种计划必须包括涵盖整个价值链的减排措施、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投资于可再生能源、放弃对高碳产业的游说、每年披露排放量以及对减排数据进行独立验证等等。一次广告活动,一场满堂喝彩的演讲以及一些植树活动将不再起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要求企业披露气候相关风险,那些缺乏详细过渡计划的企业很可能遭遇监管和法律行动。欧盟、印度、新西兰和瑞士预计将在今年加入英国和中国的行列推出此类措施,而加拿大和韩国则会在2025年推出。国际标准化组织最近也发布了自己的一套净零排放指引准则,为监管者提供了明确的规则和可信气候战略的标准。
但如果世界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监管机构必须坚持对企业关于淘汰化石燃料的主张、临时目标和有约束力承诺进行独立核查。在那些全国净零排放计划依赖于抵消和一厢情愿想法的国家,公民必须利用自身所能动用的一切法律工具去迫使其政府实施可信去碳化路径所要求的艰苦工作。
虽然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但一个碳中和的未来是可期的。目前净零目标已经覆盖了全球91%的GDP,而四年前仅为16%。但要想实现巴黎协议设定的目标首先得确保政府和企业能制定现实的目标并以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我们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正确道路,但仍然需要正确的决定来确保它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