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At the end of a year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pheaval, Project Syndicate commentators share their favorite books from the past 12 months. Covering a wide array of genres and disciplines, this year’s picks provide fresh perspectives on the defining challenges of our time and how to confront them.
ask Project Syndicate contributors to select the books that resonated with them the most over the past year.
日内瓦——准备参加即将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的谈判代表和活动人士都清楚地认识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前工业化水平高1.5℃的现实可能性并不具备。但必须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气候界这个公开的秘密。矛盾的是,这或许是避免渐进主义、为选择采取与挑战规模相称的破坏性行动而凝聚政治意愿的唯一方式。
官方观点是,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所设立的1.5℃目标依然可以实现,但前提是,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果断行动。尽管在理论上或许的确如此,但改革所造成的政治痛苦却使其几乎丧失了现实可能。例如,2022年,全球煤炭消费量攀升至83亿吨的历史新高。此外, 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不久前合计投资1,130亿美元获取额外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此举被视为对化石燃料长期盈利能力的明确押注。
显而易见,未来的全球气温相比前工业化水平将高出2℃以上。国际能源署最近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按照目前的政策状况预测,全球排放可能会将本世纪末的平均气温推升约2.4℃左右。
超出1.5℃以上的未来将与目前的现状截然不同,且每升高0.1摄氏度都将带来重大的后果。据估算,在升温2℃的情况下,全球约40%的人口将会面临严重热浪,而多达1/3的人口将面临长期缺水的困扰。流离失所、丧失生计和过早死亡等人道成本将前所未有,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国家的弱势群体因此所承受的负担将最为严重。
我们必须竭尽所能防止出现这样的结果。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对实现1.5℃目标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已开始阻碍气候行动取得进步。正如NatureFinance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表报告所强调的那样,“现在是时候准备迎接未来气温变化超过1.5℃”。上述目标虽然体现出我们的雄心,但却反常地嵌入了“双赢”的能源转型幻想,即除去没有碳排放,未来的世界看上去和我们的世界非常相像。许多政界、商界和民间社会领袖宣扬上述说法限制了我们采取对策,迫使我们将应对措施限制在传统智慧的范围之中。
人类在应对温水煮青蛙式的危机时往往非常吃力。摆脱这种模式往往需要某种突如其来的冲击巩固原有范式的转变并拓展可能的领域,从而使“新现实”变得不言自明。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Subscribe Now
例如,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们放弃了因担忧通胀而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货币扩张的长期秉承的信仰;相反,他们为刺激经济复苏而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印钞。同样,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二十国集团主要政府均放弃财政自律承诺,并采用曾被嘲笑为乌托邦幻想的代价高昂的全民收入支付。
接受超过1.5℃的说法可能带来某种必要的冲击,拒绝一切照旧的心态,支持打破公认规范及破坏现状的干预措施。以粮食不安全等生存问题为例。协助弱势农户转而采用可再生操作方法可能在升温限制在1.5℃以内的世界发挥效力。但在升温超过1.5℃的情况下,同样可能阻碍农户放弃那些难以为继的耕作方法和生计。
与此同时,因为生产国限制出口,而中国等主要主权进口国则专注于实现自给自足,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有可能在升温超出1.5℃以上的情况下变得不那么重要。这样的生产回流可能加速对资本密集型粮食生产的投资,包括垂直农业和实验室蛋白质在内的粮食生产方式更能适应气候,对自然的依赖也更小。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情况看,主要挑战可能是在贫困国家大规模部署上述弹性粮食系统。
是时候对金融行业进行颠覆。必须紧急引导投资远离碳密集行业。但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资产估值和配置的长期努力显然已经失效。需要采取更为大胆的行动,促使资金流动和国内、国际气候政策及承诺相吻合。例如央行和监管机构必须像以往危机时期所做的那样,超越金融风险,放弃其所珍视的政策独立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可以按照国内净零政策目标和对金融机构执行强制规定的国际承诺,要求金融机构在一定时间内实现有益于自然的净零投资组合。
现实看待1.5℃的目标对放弃渐进式努力并开始着眼于大局思考十分必要。如果不放弃上述备受期待的目标以及随之而来的虚幻未来之中令人欣慰的愿景,真正采取创新气候行动是不可能的。尽管这样的转变无法保证成功,但却可以解锁限制气温上升和为世界变暖做准备的非常规举措。
点此下载NatureFinance手册,是时候为超过1.5℃的未来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