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China’s prolonged reliance on fiscal stimulus has distorted economic incentives, fueling a housing glut, a collapse in prices, and spiraling public debt. With further stimulus off the table, the only sustainable path is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relinquish more economic power to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private sector.
argues that the country’s problems can be traced back to its response to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World order is a matter of degree: it varies over time, depending on technological, political, social,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can affect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power and influence norms. It can be radically altered both by broader historical trends and by a single major power's blunders.
examines the role of evolving power dynamics and norms in bringing about stable arrangements among states.
哥本哈根——你是否关注过环保主义者是怎样几乎众口一词地说不仅全球正在变暖而且情况很坏,而且我们所看到的问题甚至比预想中还要糟糕?
这种说法非常奇怪,因为有关科学发展的任何合理理解都会认为,随着我们不断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会发现问题有时会比预想中差,而有时却会比预想中好,而最有可能的分布状况大概是百分之50比50。可是环保主义者们却几乎一成不变地只看到百分之100比0。
如果事态向着某个方向的发展不断让我们感到惊讶,如果我们的模型在不断恶化的事实面前总显得措手不及,这对于我们的科学研究来讲绝不是什么好事。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如果模型总是出现错误,那么可能因为模型本身发生了错误。而如果我们不能相信模型,那么我们就无法了解如果想改变现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可如果新事实总是向我们显示气候变化的后果越来越坏,那么有关科学方法的高尚论调或许也不会有太大意义。当然,这似乎是全球变暖恐慌中流行一时的赌注。但这一次的糟糕程度再次超过了我们的预料,尽管我们的模型总是出错,我们还是要把宝押在已知的对策上:那就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但气候数据系统性地比预想更坏根本不对,在很多情况下,它们与预想相符,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更好。我们所听到的反面故事反映出媒体对负面报导的迷恋,但把它当作明智决策的基础却似乎过于牵强。
全球变暖最明显的一点是地球温度正在升高。过去1个世纪以来温度大约上升了1°C (合1.8°F),而本世纪按照联合国气候研究小组(IPCC)的预测还要升高1.6-3.8°C(2.9-6.8°F),而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升高。联合国气候研究小组全部38条现有标准平均显示这10年温度升高约0.2°C。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但这根本不符合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所有的表面温度测量都是如此,卫星测量的结果就更是这样。这10年的温度 并没有 比预想的更差,温度甚至根本就没有上升。实际每10年还 下降 了0.01 到 0.1°C 。我们应该知道在全球变暖最重要的指标,也就是温度变化方面,实际数据 要远远好过我们的预料。
同样,还有可能重要得多的一点,那就是全球海洋的热容量在我们有测量数据的过去4年一直下降。虽然以温度形式存在的能量从大气中散失出去相对容易,但我们却不清楚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热量去了哪里——这当然又 远远好过我们的预想。
我们总听到北极海冰融化的速度怎样超过我们的预想,这一点的确是事实。可是最严肃的科学家也承认全球变暖只能部分地解释这种现象。另外部分原因是北冰洋风力循环形成的所谓北极涛动现在不利于形成陈年冰雪,而是立即将多数冰雪吹进了北冰洋。
更重要的是,我们很少听到过去一年来南极海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 处在 平均状况 以上 。联合国气候研究小组模型预计两个半球的海冰都会下降,但在北极状况差于预想状况的同时,南极的状况又好于预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联社和其它新闻渠道一起,在2007年告诉我们“北极在尖叫”,而地球也“有史以来第一次”打开了西北通道。可英国广播公司2000年就报导说那条传说中的西北通道已经没有冰雪了。
我们的耳朵里不断充斥着海平面将如何升高、一个又一个研究结果如何发现情况要远逊于联合国气候研究小组预想的报导。可多数模型所得出的结果符合联合国气候研究小组的估计,认为海平面在本世纪内将升高18到59厘米(合7-23英寸)。这当然是数千名联合国气候研究小组科学家预测这一范围的原因。但声称海平面会上升1米或者更高的说法显然更适合上头版头条。
1992年后,我们用卫星遥测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测量数据显示海平面每年有3.2毫米(也就是八分之一英寸)的均匀升高——这与联合国气候研究小组的预测基本相符。此外,过去两年来,海平面根本就没有升高——实际上,反而略微有所 下降。 难道不应该有人告诉我们这比预想的情况 要好不少?
飓风是戈尔那部著名的气候变化影片中的保留影像,而美国无疑在2004和2005年遭到飓风的重创,于是人们就疯狂地预测未来飓风的威力更大、破坏力也更强。但接下来的两年中,飓风造成的损失远低于平均情况,几乎在2006年彻底消失。这种情况肯定比预想的要好。
戈尔引述麻省理工飓风研究员克里·伊曼纽尔支持的所谓科学共识,即全球变暖大大增强了飓风的破坏力。可现在伊曼纽尔公布了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即使全球温度大幅度变暖,飓风的频率和强度在今后两个世纪以内或许也不会明显增加。这个结论在媒体上没有得到多少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