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对紧急食品援助

尼日尔的粮食紧缺状况已经见诸世界各地的报端,然而那里的危机仅仅是更大规模灾难的一部分。今夏,我代表联合国在亚洲、中东和非洲的农村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访问,走访了无数陷于饥荒、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村庄。

我访问的这些村庄——遍布塔吉克斯坦、也门、马里、埃塞俄比亚、卢旺达、马拉维、柬埔寨及其他地方——反映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的现状。贫困的原因不论是干旱、土壤贫瘠、蝗虫灾害、还是缺乏高产作物的种子,结果都是一样的:绝望、疾病和死亡。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最富有的国家——在七月的八国会议上信誓旦旦地要和世界上最贫困的人民团结友好的国家——他们的行为加剧了饥荒。即便是今天,捐助国政府的援助工作仍在舍本逐末。他们用食品救济来对付尼日尔等地的粮食紧缺,却没有帮忙想出长远的解决办法。

不断扩大的饥荒反映了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粮食产量不足的致命结合。农村人口增加是因为贫穷的农户选择生养许多子女,这些子女可以成为农田里的帮手,也是其父母防老的保障。然而随着平均耕地的减少,这种情况会加剧下一代的贫困。每英亩(或公顷)粮食产量不足是因为贫困农户缺少现代化高产农业所必需的四项投入的部分或全部,即:土壤肥料的补充(通过有机肥料和化肥)、灌溉或其他供水管理技术、改良的种子品种、以及科学的农业顾问。

在马里、尼日尔、卢旺达和马拉维等村庄因高额的运输成本而与市场脱节的内陆国家,以及缺少河流、靠雨水灌溉的地区,问题尤其严重。产量普遍难以糊口,到处是严重的作物减产,同时长期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富裕国家对能源的大量消耗造成的——或许还在提高旱灾的频率和严重性。

这些贫困村庄需要经济援助来购买耕种所需的必要投入,以及投资公路和电力等基本的基础设施。然而,捐助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多年来一直借口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要求贫困国家削减对这些村庄的拨款——一种要求偿还债务的委婉做法——同时也反映了一种意识上的错觉,以为民间经济会自动介入。

BLACK FRIDAY SALE: Subscribe for as little as $34.99
BF2024-Onsite-1333x1000

BLACK FRIDAY SALE: Subscribe for as little as $34.99

Subscribe now to gain access to insights and analyses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thinkers – starting at just $34.99 for your first year.

Subscribe Now

相反,这些政策使数亿人民陷入更加无望的贫苦和饥荒之中,甚至更容易受到干旱、虫灾和土壤贫化的影响。每年有数百万的人死去,有的是直接饿死的,有的则死于孱弱的身体无法抵抗的传染病。私有市场会接手的宣传进行了二十年,然而这些贫困地区距离改良种子、肥料、以及小规模的灌溉技术却越来越远。

讽刺的是,捐助国反过来施以代价高昂的紧急食品援助,而这些援助又常常太少或太迟。如果将美国运到非洲的食品援助换成等价的肥料和改良种子,收成会比援助多五倍。但是捐助国迄今还没有吸取到这个浅显的教训。

今天的马拉维正是这样一个迫切的例子。由于农村的贫困和今年初的旱情,严重的饥荒影响了数百万的人民。捐助国纷纷联合起来筹集救援食品,但对帮助上百万最贫穷的农民(以及四百万依靠他们生活的人)在今秋种植季节前及时获得肥料和改良种子这样显而易见的需要却视而不见。

提供这样的帮助大约需要5000万美元左右,而好处却是明年粮食产量增加2亿到3亿美元(且所需的紧急救援食品也会因此减少)。而且,从历史上看,一旦贫穷的农民得到农业投入上的帮助,马拉维的粮食产量会大幅度提高。然而捐助国一面忽视马拉维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需要,一面继续运送昂贵的救援食品。

从较长期来看,粮食增产可以促进持续的经济增长。首先,农村家庭会愿意生养较少的子女,而且更关心每一个子女的健康和教育。儿童的存活率会上升,抵消生养率的降低。同时,女孩和妇女的受教育机会增加,以及计划生育服务提供的低成本避孕措施,将有助于他们推迟结婚年龄,生养较少的子女。

其次,捐助国应同时帮助贫困国家投资公路、港口、农村电力,提高产业多样性(农业和非农业),从而促进长期生产力的提高和其他谋生的方式。如今陷于饥馑、农业生产仅能果腹的村庄将成为食品加工和出口的商业中心,甚至成为以电力、移动电话和其他改良技术为支柱的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的中心。

今年,一方面是大范围的饥荒,另一方面是富裕国家做出的严肃承诺。但是紧急救援食品是不够的。利用土壤管理、灌溉和种子品种方面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在非洲、中东和亚洲的贫困地区开展“绿色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捐助国应将他们的援手伸向以提高粮食产量、减缓人口增长和缓解长期全球气候变化的长远解决办法。

https://prosyn.org/qJldWa5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