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墨尔本——早在16世纪,一位叫巴拉塞尔西斯的炼金术士就提出了一个创造新生命的秘诀,那就是把精子注入腐烂的“venter equinus”里面,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马粪”,但拉丁文的“venter”其实是腹部或者子宫的意思。
而如今那些江湖术士们无疑会感到欣慰,因为一个叫克雷格·温特(Craig Venter)的人所资助的科学家团队刚刚在上月宣布成功创造了一个人造生命:这是一个细菌,而它携带的基因则是在实验室里设计并化学合成出来的。
这个被昵称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人造人’)”的细菌拥有复制和制造蛋白质的能力。不管用何种定义,这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虽然这个细菌的绝大部分结构都是复制自另一个天然细菌,但创造者向其基因组中嵌入了一组特别的DNA序列来证明它不是一个自然产物。把这些基因序列转译成字符编码之后就是几位研究者的名字,还有一些诸如理查德·费曼所说的“只有我理解不了的东西,没有我造不出来的东西”之类的名言。
这些年来,人造生物技术正逐渐凸显为生物伦理学领域的下一个重大议题。J·克雷格·温特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都希望自己能被人认为是在“扮演上帝”,而他们也确实得到了这样的称号。没错,如果一个人相信生命都是由上帝创造的话,那么迄今为止这些科学家的举动就是与“上帝”最相近的行为。
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著名生物伦理学家阿特·凯普兰则把这一成果视为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发现,因为它“似乎已经将生命是借由某种特殊的力量或者权力才得以存在的观点彻底推翻了。”而在被问到这个科学家小组的成就的重要性的时候,研究资助人温特则认为此举“为我们的生命观带来了重大的哲学意义上的变革。”
也有其他人认为,虽然这个研究小组制造出了一个人造基因组,但他们也只是将其放进了来自另外一个细菌的细胞之中,代替了原有细胞的DNA。我们依然未能成功在实验室里完完全全地创造出一个活的有机体,因此那些相信只有一个类似于神明的存在才能将“生命力量”注入到一个躯壳里面的人无疑将继续坚持自己信仰。
在更加实用的层面上,温特声称该小组已经制造出了“一套非常强大的工具”来重新设计生命。不过外界对他也有诸多批评,因为资助该小组的正是他参与创立的一家名为“人造基因”的公司,而且还掌握着这项研究的知识产权——并已提交了13份相关专利。不过这个研究可是花了20位科学家10年时间才宣告完成,总费用估计高达4000万美元,因此很显然只有商业投资者才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也有一些人提出反对,认为不应该拿活着的东西来申请专利,不过他们在1980年时就吃了败仗,当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一个被设计用来清除泄漏石油的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申请专利(考虑到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所造成的破坏,相关的微生物显然大有前途)。
用生命体申请专利的行为在1984年又进了一步,当时哈佛大学成功为他们的“oncomouse”申请了专利,这种在实验室生产出来的老鼠经过设计之后非常容易罹患癌症,因此会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工具。虽然有很多正当的理由去反对将一个有知觉的生物变成一个专利实验工具,但也不那么容易去说明白为什么专利法不能涵盖新设计的细菌或者藻类:它们既无知觉,也能像其他任何发明一样有用。
事实上,“辛西娅”的现实存在挑战了生命体和人造产品之间的界限,而这也是大多数反对“将生命申请专利”的呼声的依据——虽然指出这一点并不是在赞成某些人申请一些宽泛的专利,并以此来阻止其他科学家在这个重要的新领域取得自己的发现。
对于人造细菌可能的利用领域来说,“辛西娅”的诞生必须和墨西哥湾这场世界最严重的漏油事故争夺新闻头条的事实比任何公关行动都更有说服力。总有一天我们会设计出可以快速,安全和有效地清除漏油的细菌。此外,依温特所言,如果他的团队的新技术能在明年面世的话,那就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可以在24小时内生效的H1N1流感疫苗,再也不用等待几个月才能实现免疫。
但温特所提出的最令人兴奋的前景,是一种可以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利用来生产柴油或者汽油的藻类。对此人造基因公司已经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签订了的一份价值6亿美元的藻类炼油协议。
很显然,任何人造有机体的散播必须得到极为谨慎的规管,正如任何转基因生物的散播一样。但任何的风险都必须与我们所面对的其他严重威胁相衡量。比如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似乎陷入了僵局,而公众对全球暖化的质疑也不断增加,即便已经有科学证据证明了该现象是真的而并危及数十亿人的生命。
由此看来,人造生命的种种显而易见的风险,相对于其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场不断逼近的环境大灾难的作用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了。
发自墨尔本——早在16世纪,一位叫巴拉塞尔西斯的炼金术士就提出了一个创造新生命的秘诀,那就是把精子注入腐烂的“venter equinus”里面,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马粪”,但拉丁文的“venter”其实是腹部或者子宫的意思。
而如今那些江湖术士们无疑会感到欣慰,因为一个叫克雷格·温特(Craig Venter)的人所资助的科学家团队刚刚在上月宣布成功创造了一个人造生命:这是一个细菌,而它携带的基因则是在实验室里设计并化学合成出来的。
这个被昵称为“辛西娅(Synthia,意为‘人造人’)”的细菌拥有复制和制造蛋白质的能力。不管用何种定义,这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虽然这个细菌的绝大部分结构都是复制自另一个天然细菌,但创造者向其基因组中嵌入了一组特别的DNA序列来证明它不是一个自然产物。把这些基因序列转译成字符编码之后就是几位研究者的名字,还有一些诸如理查德·费曼所说的“只有我理解不了的东西,没有我造不出来的东西”之类的名言。
这些年来,人造生物技术正逐渐凸显为生物伦理学领域的下一个重大议题。J·克雷格·温特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都希望自己能被人认为是在“扮演上帝”,而他们也确实得到了这样的称号。没错,如果一个人相信生命都是由上帝创造的话,那么迄今为止这些科学家的举动就是与“上帝”最相近的行为。
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著名生物伦理学家阿特·凯普兰则把这一成果视为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发现,因为它“似乎已经将生命是借由某种特殊的力量或者权力才得以存在的观点彻底推翻了。”而在被问到这个科学家小组的成就的重要性的时候,研究资助人温特则认为此举“为我们的生命观带来了重大的哲学意义上的变革。”
也有其他人认为,虽然这个研究小组制造出了一个人造基因组,但他们也只是将其放进了来自另外一个细菌的细胞之中,代替了原有细胞的DNA。我们依然未能成功在实验室里完完全全地创造出一个活的有机体,因此那些相信只有一个类似于神明的存在才能将“生命力量”注入到一个躯壳里面的人无疑将继续坚持自己信仰。
BLACK FRIDAY SALE: Subscribe for as little as $34.99
Subscribe now to gain access to insights and analyses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thinkers – starting at just $34.99 for your first year.
Subscribe Now
在更加实用的层面上,温特声称该小组已经制造出了“一套非常强大的工具”来重新设计生命。不过外界对他也有诸多批评,因为资助该小组的正是他参与创立的一家名为“人造基因”的公司,而且还掌握着这项研究的知识产权——并已提交了13份相关专利。不过这个研究可是花了20位科学家10年时间才宣告完成,总费用估计高达4000万美元,因此很显然只有商业投资者才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也有一些人提出反对,认为不应该拿活着的东西来申请专利,不过他们在1980年时就吃了败仗,当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一个被设计用来清除泄漏石油的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申请专利(考虑到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所造成的破坏,相关的微生物显然大有前途)。
用生命体申请专利的行为在1984年又进了一步,当时哈佛大学成功为他们的“oncomouse”申请了专利,这种在实验室生产出来的老鼠经过设计之后非常容易罹患癌症,因此会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工具。虽然有很多正当的理由去反对将一个有知觉的生物变成一个专利实验工具,但也不那么容易去说明白为什么专利法不能涵盖新设计的细菌或者藻类:它们既无知觉,也能像其他任何发明一样有用。
事实上,“辛西娅”的现实存在挑战了生命体和人造产品之间的界限,而这也是大多数反对“将生命申请专利”的呼声的依据——虽然指出这一点并不是在赞成某些人申请一些宽泛的专利,并以此来阻止其他科学家在这个重要的新领域取得自己的发现。
对于人造细菌可能的利用领域来说,“辛西娅”的诞生必须和墨西哥湾这场世界最严重的漏油事故争夺新闻头条的事实比任何公关行动都更有说服力。总有一天我们会设计出可以快速,安全和有效地清除漏油的细菌。此外,依温特所言,如果他的团队的新技术能在明年面世的话,那就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可以在24小时内生效的H1N1流感疫苗,再也不用等待几个月才能实现免疫。
但温特所提出的最令人兴奋的前景,是一种可以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利用来生产柴油或者汽油的藻类。对此人造基因公司已经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签订了的一份价值6亿美元的藻类炼油协议。
很显然,任何人造有机体的散播必须得到极为谨慎的规管,正如任何转基因生物的散播一样。但任何的风险都必须与我们所面对的其他严重威胁相衡量。比如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似乎陷入了僵局,而公众对全球暖化的质疑也不断增加,即便已经有科学证据证明了该现象是真的而并危及数十亿人的生命。
由此看来,人造生命的种种显而易见的风险,相对于其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场不断逼近的环境大灾难的作用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