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jan80_BRENDAN BANNONAFP via Getty Images_climaterefugees Brendan Bannon/AFP via Getty Images

为气候移民伸张正义

开罗/日内瓦—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移民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不断变化的天气模式,加上极端天气事件的日益严重和频繁,已经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对他们的生命和生计构成重大威胁。

今年3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报告显示,全球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洪水导致的非自愿流离失所风险预计将增加约50%。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在低变暖情景下,到2050年,水资源压力、作物歉收和海平面上升等缓慢发生的气候灾害可能使3100万至7200万人流离失所。在高变暖的情况下,流离失所的人数可能激增至9000万,至1.43亿。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到2070年代,与洪水有关的流离失所可能会增加200-600%,这取决于人口增长率和预期的温度上升幅度(1.6°C至2.6°C之间)。

全球南方受到气候灾难性变化的影响尤为严重,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地区能幸免。气候危机将对全球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不仅影响移民的原籍国,还影响过境国和目的地国。

COP27 轮值主席国和国际移民组织 (IOM) 致力于应对气候引发的移民挑战,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世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与各国政府、民间社会组织、其他联合国机构和各利益攸关方合作,制定和推广与气候相关的流动性(包括流离失所)的可持续方法。

为了减少气候变化迫使移民离开原籍国的不利影响,我们主张全面执行《移民问题全球契约》。在国际移民组织的支持下,COP27 主席国强调了埃及的“气候应对以维持和平”和“体面生活倡议”等计划,这些计划都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复制的模式。总而言之,这些举措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路线图,使各国政府能够在面对气候相关威胁时提高生活水平并维护和平。我们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论坛上积极推动这些倡议,包括全球移徙与发展论坛

当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紧迫威胁,国际社会必须支持适应措施,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加强韧性对于赋能人口至关重要,使他们能够就搬迁还是留在原地做出明智的决定。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立即为适应措施提供大量资金,包括在沙姆沙伊赫举行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上宣布的、备受期待的发展中国家损失和损害基金。其他关键步骤包括确保气候融资工具的互补性和可及性,以及将人口流动因素纳入气候谈判。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PS_Sales_Holiday2024_1333x1000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Subscribe Now

随着COP28的临近,我们必须关注与气候相关的移民和流离失所问题,并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受影响社区和个人的安全和福祉。这包括支持实施有效举措,以及将移民的看法和经验纳入决策过程。

气候变化往往会加剧现有的挑战和脆弱性,迫使社区面对复杂的危机。 因此,认识和解决这些潜在因素至关重要,包括冲突、贫困和不平等。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促进和平与安全、减少贫困和不平等,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方法。

流离失所问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挑战,需要采取全面、协调和前瞻性的应对措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显著改善因气候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的生活和生计,并制定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使他们能够重建并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这种方法不仅是正确的做法;也是为每个人建设一个更加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的关键一步。

当前气候危机的利害关系是,或者应该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地中海地区对毁灭性的环境变化并不陌生,历史证据表明极端天气事件引发大规模流离失所,并导致伟大文明的崩溃,即现在所谓的青铜时代晚期大崩溃(Late Bronze Age Collapse)。

为了有效解决与气候有关的流离失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并承认这一挑战的规模和复杂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需要让所有相关利益攸关方参与进来,制定积极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避免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建设一个繁荣和公正的世界。

https://prosyn.org/u5hwj4S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