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 solar energy panel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革命

北京——2017年初,中国宣布截止2020年将投资3,600亿美元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废除建设85座燃煤电厂的计划。3月,中国政府报告该国已经超额完成了能源效率、碳排放强度、清洁能源占比等领域的官方目标。就在上个月,中国的能源监管机构国家能源局推出了降低国家对煤炭依赖的新举措。

这些还仅仅是中国正处在全球能源转型核心的最新指标,技术变革和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是背后的驱动因素。但中国并不仅仅是投资于可再生能源及淘汰煤炭。该国还在全球能源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向服务和消费主导型增长的持续转型将重塑全球能源行业。

与此同时,其他各种因素都在减少全球能源消耗,包括住宅、工业和商业建筑提升能效和运输业能源需求降低,运输业能源需求降低是因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汽车共享。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一份名为超越超级周期:技术如何重塑资源的新报告认为,上述趋势正在减缓初级能源需求的增长。如果迅速采用新技术的趋势能够继续下去,那么初级能源需求可能在2025年见顶回落。而且随着能源应用密集程度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全球经济的能源使用效率可能会在今后20年出现40~70%的增长。

尽管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正在放缓,但中国在整体需求中的份额却不断提高。截止2035年,中国在世界初级能源需求中所占的份额可能从今天的23%提高到28%,而同期美国的能源需求份额则可能从今天的16%下降到2035年的12%左右。

中国已经在控制能源需求强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1980到201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了18倍,但其能源消费却只增长了五倍左右。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这反映出单位GDP实现了70%的能源强度下降。

BLACK FRIDAY SALE: Subscribe for as little as $34.99
BF2024-Onsite-1333x1000

BLACK FRIDAY SALE: Subscribe for as little as $34.99

Subscribe now to gain access to insights and analyses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thinkers – starting at just $34.99 for your first year.

Subscribe Now

在第13个五年计划中,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16到2020年间将能源强度降低15%。中国已经在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总理李克强报告仅去年一年中国就实现了5%的能源强度下降。

可再生能源仅仅是中国能源强度下降的一个理由。因为希望在该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已经每年投资超过一千亿美元用于发展国内的可再生能源市场。这一数字是美国国内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两倍,并且超过美国和欧盟对可再生资源年度投资的总和。

不仅如此,中国正在投资320亿美元用于开发海外可再生资源,这一数字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国家,而顶级中国企业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价值链中的领先地位则越来越稳固。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开发利用全球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能源网。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企业估计比美国同行成本低20%,因为他们实现了规模经济以及更先进的供应链开发。而中国风力发电机制造企业则逐渐弥补了原来存在的技术差距,现在已经占据超过90%的中国国内市场,而2002年国内企业仅占25%左右。

上述趋势表明中国将成为能源需求和尖端技术的主要发源地,意味着中国将拥有独一无二的机会提供全球领导。中国降低能源强度的经验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效仿的对象。而中国对国内国外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可能引领进一步技术突破,进而导致全球各地消费者的成本下降。

但中国在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在快速变化的全球能源领域仍将面对挑战。中国经济仍然高度依赖煤炭,这意味着中国在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其他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可能成本会非常高昂。

此外,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风电厂的建设已经超过了电网升级的速度,并造成大面积浪费的情况。而中国制造企业像其他大多数制造企业一样,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以弥补世界能源增长的不足。

尽管存在这些技术障碍,但技术创新会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并将更低的成本贡献给消费者。按照麦肯锡研究所的统计,截止2035年,主要商品的供需变化可能导致全世界9,000到1.6万亿美元的成本下降。

上述成本下降规模不仅取决于新技术的应用速度,还取决于决策者及企业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归根结底,所有这一切都要看中国。

翻译:Xu Binbin

https://prosyn.org/ZdN6n0i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