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ler3_ CHARLY TRIBALLEAUAFP via Getty Images_flamabille nuclear CHARLY TRIBALLEAU/AFP via Getty Images

核能会死而复生吗?

伦敦—十多年前日本福岛灾难后,核能衰败了,但很有可能卷土重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飙升的天然气价格导致一些人认为核能有助于解决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该行业是否正在恢复,还是这只是另一个虚假的曙光?

直到最近,核电的前景似乎还很糟糕。建于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的核电站已接近其使用寿命,德国日本出于政治原因决定关闭核电。在目前正在建造的相对较少的新核电站中,许多因管理失败和技术故障而一蹶不振。法国北部弗拉芒维尔和芬兰奥尔基洛托的旗舰 EPR 压水反应堆分别比计划落后 13 年和 12 年。英格兰西南部的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本应在 2023 年向英国供应烹饪圣诞火鸡的电力,现在可能要到2027 年投入运营。不可避免地,所有这些项目都大大超出预算。

在美国,自 1996 年以来再无新的商业核设施投入使用。廉价的国内页岩气和对风电的补贴削弱了现有核电站的经济性,也阻碍了对新企业的投资。随着替代能源供应成本的下降,核能开始显得过于昂贵和危险。在许多国家,具有核工程技能的工作人员正在老龄化,过去十年招聘人数很少。

业界认为核能应被视为清洁能源转型的福音的论点,但这并没有阻止这种下降趋势。但过去一年,能源价格飙升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的能源不安全提醒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关键战略资源依赖进口是有风险的。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内电力产量应该是一切能源安全战略的起点。与此同时,过去 12 个月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让新的核设施看起来更具竞争力。

结果是新一波项目和计划。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希望到 2050 年核电能够提供该国 25% 的电力。4 月,中国批准建造 6 座新反应堆,此外还有 54 座在运行,19 座在建的反应堆。据报道,中国公司正在谈判在全球开发 40 座新反应堆。中国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建造的一座反应堆于 3 月 31 日投入使用,而在今年早些时候,中国还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阿根廷建造另一个新的核电站。

诚然,德国于 2011 年开始关闭核电站,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关闭其剩余的三个核电站。然而,在欧盟的其他地方,人们对于核能取代过去 40 年欧盟所依赖的俄罗斯天然气的潜力非常感兴趣。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最近的总统大选前宣布,法国将从 2028 年开始建造多达 14 座新核反应堆。波兰在 3 月份提交了建造六座新反应堆的计划。

BLACK FRIDAY SALE: Subscribe for as little as $34.99
BF2024-Onsite-1333x1000

BLACK FRIDAY SALE: Subscribe for as little as $34.99

Subscribe now to gain access to insights and analyses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thinkers – starting at just $34.99 for your first year.

Subscribe Now

这一趋势还有更多支持,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和美国 NuScale 等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可在十年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SMR 可以做成系列,应该会吸引私人投资者。私人投资者常常因为交付周期长、建设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与 弗拉芒维尔等复杂大型核电站相关的风险而望而却步。

但核复兴还远未确定。如今,面临关闭和退役风险的反应堆比正在建造的反应堆更多。尽管大多数国家的公众对核电的态度变得比较支持,但基于环境和安全问题的根深蒂固的抵制继续阻碍核电的复兴。地方规划过程漫长而痛苦。建设需要时间,尤其是需要进行广泛的安全评估,而时间的成本是很高的。因此,只有在对未来定价和电力购买有可靠保证的情况下,项目才会推进。核能的未来与公共政策密不可分,而与往常一样,公共政策是不确定的,也是风险的进一步来源。

此外,无法保证天然气价格在北非或中亚等地区的新油田投产,或者欧盟兑现到今年年底将其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减少三分之二的承诺的情况下还能保持高位。同样,核工业仍然未能有效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英格兰东部的赛斯维尔( Sizewell)等核电站,还面临着确保足够的水供应运行反应堆的额外挑战。

鉴于乌克兰长期冲突将限制对俄贸易,而电气化又将随着低碳转型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核电潜力无限。核能需要投入漫长的建设时间,因此并不能成为当今挑战的近期解决方案。但在十年内,核能将与风能和太阳能一起,影响到全球天然气市场。问题在于民用核电最终是否能够兑现其在1950年代首次被开发时的前景。

https://prosyn.org/Rn9eoeq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