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hman1_Jemal CountessGetty Images for the 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_USdebt Jemal Countess/Getty Images for the 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

即将降临的特朗普赤字灾难

华盛顿特区——西班牙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曾发出过一个著名的警告:那些不从过去吸取教训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继续坚持借助进口关税来消除贸易赤字的举措来看,人们不禁怀疑他是否从自己第一个任期内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倘若有的话,他可能会认识到一个基本的经济现实:单靠关税是无法减少贸易赤字的,尤其是在大规模减税导致预算赤字膨胀的情况下。

将美国的贸易赤字视作一个问题的看法一直是特朗普经济世界观的一个决定性特征。在他看来外国对美国的出口多于进口,从而占了美国的便宜,蚕食了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并通过牺牲美国利益积累了财富。而他的解决方案则是锲而不舍地推行进口关税,因为他认为这是纠正这种不平衡状态的最有效工具。

在第一任期内特朗普推行了富有攻击性的贸易政策,对价值约 3500 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了10-20%的关税,也对钢铁和铝征收了类似比率关税。但贸易逆差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加了近40%,从2016年的4800亿美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6800亿。

但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的一点是特朗普执政时期贸易逆差扩大的真正原因不是关税,而是减税。特朗普在提高进口关税的同时也在积极减税。2017年的《减税与就业法》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通过降低企业税率激励投资,二是增加预算赤字,从而降低了国民储蓄率。因此即便在新冠疫情导致赤字激增之前赤字就已经从2016年的5840亿美元跃升到了2019年的9840亿美元

特朗普应该从他的第一个任期中吸取的关键经济教训是贸易赤字并不是由关税决定的,而是由一个国家相对于其生产的支出决定的。或者,正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贸易赤字是由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所驱动的。只要一国的储蓄少于其投资,无论其关税壁垒有多高,都会出现贸易逆差。

时至今日,特朗普正在再次推行同样的失败政策——而且还变本加厉。在其第二任总统任期的头三周,他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宣布(但随后暂缓)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关税,并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他还表示如果欧盟和日本继续与美国保持贸易顺差的话也计划对两方征收惩罚性关税。与此同时他仍然坚持激进的减税议程,誓言要延续其2017年的减税政策并取消对社会保障福利和小费征收所得税。

Winter Sale: Save 40% on a new PS subscription
PS_Sales_Winter_1333x1000 AI

Winter Sale: Save 40% on a new PS subscription

At a time of escalating global turmoil,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to Digital or Digital Plus now to secure your discount.

Subscribe Now

这样做的后果可以很严重。根据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的数据,特朗普提出的减税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使目前已相当于GDP6.5%的预算赤字增加7.8 万亿美元。这就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既然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可能会刺激投资的同时减少国民储蓄,那凭什么不会像他第一任期那样扩大贸易赤字呢?

如果特朗普真心想减少贸易赤字,那么他就应该重新考虑其减税计划,集中精力制定一个连贯性战略去借助增加收入和控制公共开支来缩小预算赤字。在采取这种做法的同时还可以向中国施压,要求其通过促进家庭支出和抑制储蓄过剩(这长期以来都是全球贸易失衡的成因)的方式来改革经济。

相反,特朗普目前的政策有可能引发贸易战,破坏全球经济复苏,重现1930年代那种以邻为壑的破坏性政策。他似乎并未从第一任期中吸取任何教训,尽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但他看似决心加倍推行其激进贸易政策。这反过来几乎肯定会激起美国贸易伙伴的报复。

考虑到其中的利害关系,我们只能希望特朗普在其政策将世界推向经济衰退之前改变路线,但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迹象表明他打算这样做。

https://prosyn.org/tD2t0Fw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