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Since Plato’s Republic 2,300 years ago, philosophers have understood the process by which demagogues come to power in free and fair elections, only to overthrow democracy and establish tyrannical rule. The process is straightforward, and we have now just watched it play out.
observes that philosophers since Plato have understood how tyrants come to power in free elections.
Despite being a criminal, a charlatan, and an aspiring dictator, Donald Trump has won not only the Electoral College, but also the popular vote – a feat he did not achieve in 2016 or 2020. A nihilistic voter base, profit-hungry business leaders, and craven Republican politicians are to blame.
points the finger at a nihilistic voter base, profit-hungry business leaders, and craven Republican politicians.
发自剑桥——基地组织十年前发动的恐怖袭击对美国乃至国际舆论都造成了极大冲击。如今事隔十年,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所有曾经乘坐美国航班或者希望进入华盛顿特区政府建筑的人都会体会到9·11事件后美国安保系统的极大变化。虽然对恐怖主义的警惕有所提高,移民限制也进一步收紧,但9·11事件发生初期那种草木皆兵的状态却也逐渐缓和。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国家情报总监以及行政级别提升的反恐中心并未改变美国政府,同时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个人自由只受到了微小的影响。自那以后美国并未遭遇任何大规模袭击,人们的生活也恢复如常。
但这种显而易见的复原不应模糊了9·11事件本身的重大长期意义。正如笔者在拙作《权力的未来》一书中所论证的那样,信息时代其中一个最重大的权力转换就是非国家参与者的实力增强。要知道基地组织所杀害的美国人数量比日本袭击珍珠港时还多。这或许可以称之为“战争的私人化”。
以冷战为例,当时美国抵御苏联核袭击的能力显然比今天更为脆弱,但“确保相互毁灭”战使得双方都变得同样脆弱,从而避免了灾难发生。苏联人虽然武力强大,但却无法利用手中的军火库从美国人处夺取任何权力。
然而有两种不对称状况却在2001年9月推了基地组织一把。其一是信息不对称。恐怖分子对自己的袭击目标了如指掌,但9·11事件前的美国却对恐怖网络的特征和地点知之甚少。有些政府报告预测到非国家参与者可能对大国造成破坏,但这些结论却并未在官方策略中得到采纳。
其二则是注意力的不对称。一个大型参与者拥有众多利益和目标,并因此稀释了放在某个小型参与者身上的注意力,反之小型参与者则更容易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和意愿。其实美国情报部门早就收集了许多关于基地组织的信息,但美国却没能把这些来自诸多情报部门的情报进行系统整理。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但信息和注意力的不对称并不能赋予那些非正式暴力行使者们永恒的优势。有一点可以确定——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然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恐怖主义浪潮往往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消退。即便如此,基地组织首脑人物的陆续覆灭,美国情报部门的不断强化,更加严格的边境管制以及美国联邦调查局与中央情报局的更紧密合作也令美国(及其盟友)变得更加安全。
但9·11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更宝贵经验则是述事和软实力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分析家们都会用武器精良程度和兵力对比来推测谁是胜者;然而在信息时代,最终结果也会受到各方述事能力的影响。各执一词的述事题材以及恐怖主义都会涉及到述事和政治表演。
小型参与者或许无法在武力与大型参与者分庭抗礼,但却可以用暴力来制定全球议程并编造述事来削弱对方的软实力。本·拉登就非常善于述事。虽然他无法对美国造成自己想要的破坏,但他成功占据了全球议程近十年时间,而美国最初的笨拙反应也证明此人能令美国付出比预料中更大的成本。
小布什总统宣布的“全球反恐战争”其实是个战术错误。他本可以将其限定为“向对美国宣战的基地组织复仇”并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结果全球反恐战争被错误解读来为一系列行为开脱——包括导向错误,耗费昂贵而且最终毁了美国形象的伊拉克战争。此外许多穆斯林又把这个词汇误读为向伊斯兰教宣战,这并非美国的本意,但却正中本·拉登下怀,使其得以在各大穆斯林国家抹黑美国。
鉴于数万亿甚至更多的战争借款也是美国当今预算赤字的一部分,本·拉登已经成功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而9·11事件的真正代价则是机会成本: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大部分时间中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渐向亚洲倾斜,而与此同时美国却被一个错误的中东战争决策所困扰。
9·11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虽然军事硬实力在应对本·拉登这类恐怖分子方面必不可少,但也必须具备理念以及合法性这样的软实力来笼络主流穆斯林民众的心——这也是基地组织希望拉拢的。一个“巧实力”战略不能忽视软实力这样的工具。
但至少对美国人来说,或许9·11事件最大的教训就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当遵从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半个世纪前的忠告:不要卷入占领他国领土的战争,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增强美国经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