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rosyn.org/jwJS5S6zh
New Comment
Email this piece to a friend
Contact us
Please select an option
Please wait, fetching the form
Please wait, fetching the form
Please wait, fetching the form
Please wait, fetching the form
Please wait, fetching the form
Please wait, fetching the form
Please wait, fetching the form
We hope you're enjoying our PS content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大多数宗教都包含或推行一定的有关生命意义的概念,并提供详确的为什么我们和所有其他生物体存在的理由。确实,宗教信仰的基本定义也许就是相信活着是为了一个神圣的目标。然而,在"生命是否有更高的含义"这个问题上,科学总是回答"没有"。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
但科学作家Eric Schneider和Dorion Sagan在一系列的讲座和一本即将出版的书中辩解道,即使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生命也服务于一个目的,也有一个超过其本身的含义。他们是在试图调和某个困惑了人们很久、长期存在于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的一个矛盾时得出这个结论的。
对活的生物体来说,很显然,物质存在于复杂的结构中。他们改变化学成分,并以一种有序的方式,有目的地将它们转移并储存。比单个生物体高明,他们形成社会和生态系统。我们所有人对这些基本的生物概念都很熟悉,我们是这些变化过程的一部分。秩序似乎是生物学游戏的名字,而进化导致了更复杂的生物体和更有组织的结构。
当然,这种说法和物理学上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一致的:热力学的第二条法则,使熵--宇宙中所有物质和能量会最终退降至一种惰性均匀状态--增加了其作为每个过程的结果。世界发展得越快,就越混乱。物理学甚至接受熵决定时间走向的说法。任何东西最后都将被分解,并随意分配。
Eric Schneider和Dorion Sagan是如何来调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物质被组织进入越来越复杂的生物和结构中,以及"混乱应该增加、秩序应该被打破"这个概念之间的矛盾--的呢?同样重要的是,科学如何可以看出那些矛盾被重新调和后的生命的意义?
底线是热力学中的第二条法则和生命的存在帮助增加熵。也就是说,生命促成了无序。一些人可能认为这只有当合理的在进化中消亡,以及智慧的生命发展成为摧毁地球的核爆炸时才正确。但那不是Eric Schneider和Dorion Sagan的意思。相反,他们区分了物质和能量,认为存在于结构中的物质散布能量梯度要比随意分配物质来得快。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举一个啤酒爱好者早已知道的现象为例子。如果你想倒空一瓶水或啤酒,当你把瓶子倒过来时,水会不均匀地汩汩地流出来;但如果你旋转瓶子使瓶子中间有一个旋涡,水就会流得更快更流畅。瓶子中的旋涡就是水的一个结构。水流下是物质失去它的潜在能量。结构加快了能量梯度的分发。
同样,在一个炎热天气,森林中的空气要比旁边那些没有遮盖的土地上的空气凉爽得多。这得感谢树林的蒸发作用。在这里,热气的能量倾斜度因为森林的结构和它内含的生命,被更加有效地分发了。
结构越复杂,能量分发就越有效。因此,人群比个人要好;生态系统就更是如此,目前最有效的是人类高科技社会。
所以,回到原来的分歧上,热力学的第二条法则和生命的存在并不矛盾。相反,它引发了生命。法则考虑到了为分发能量梯度这个目的而将出现的更加复杂的状态、更加世故的社会和科技的演变。
因此,生命在科学的眼里有更高的含义--即使服务于热力学的第二条法则并不和那些宗教信仰者脑子里想的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