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在1979年的小说中《克里米亚岛》(The Island of Crimea)中,瓦西里·阿克肖诺夫(Vasily Aksyonov)设想该地区因独立于苏联而繁荣。阿克肖诺夫是持异见作家,在这部小说(地下)出版后移民美国,现在是一名预言家。但他的预言和事实并不相符:今天的克里米亚不想脱离乌克兰独立;它想继续依赖俄罗斯。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Recent demonstrations in Gaza have pushed not only for an end to the war, but also for an end to Hamas's rule, thus echoing Israel's own stated objectives. Yet the Israeli government, consumed by its own internal politics, has barely acknowledged this unprecedentedly positive development.
underscores the unprecedented nature of recent demonstrations in the war-ravaged enclave.
莫斯科—在1979年的小说中《克里米亚岛》(The Island of Crimea)中,瓦西里·阿克肖诺夫(Vasily Aksyonov)设想该地区因独立于苏联而繁荣。阿克肖诺夫是持异见作家,在这部小说(地下)出版后移民美国,现在是一名预言家。但他的预言和事实并不相符:今天的克里米亚不想脱离乌克兰独立;它想继续依赖俄罗斯。
克里米亚曾经是帝国皇冠上的明珠,沙皇和苏联政委们的奢华享受地,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大本营。1954年,在尼基塔·赫鲁晓夫治下,克里米亚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显然忘了把它要回,于是乌克兰拥有了这块拥有两百万居民、其中近60%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的领土。
站在为赫鲁晓夫(我的曾祖父)辩护的立场,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还是乌克兰是无关紧要的。毕竟它们都是苏维埃帝国的一部分。但在过去20年中,俄罗斯一直在试图取回这个半岛。据传克里姆林宫加快了克里米亚居民的护照申请程序,并且其盟友——比如塞瓦斯托波尔市(Sevastopol)新市长阿列克谢·查尔伊(Aleksei Chalyi)——开始在那里设立政治办事处。
据报道,现已逃之夭夭的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也逃到了那里。忙于索契冬奥会、同时也担心引起国际轩然大波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于已经出现流血的乌克兰危机几乎完全保持着公开静默。事实上,普京对亚努科维奇的操纵——强迫他在11月反悔与欧盟签订结盟协定(Association Agreement)的计划,并在12月出台了强硬的反示威法——最终让克里姆林宫颜面尽失:基辅现已牢牢地掌握在亲西方势力手中。
但一些克里米亚俄罗斯人似乎表现出自发的决心要回归祖国俄罗斯,这给普京挣回了一些掩面。毕竟,克里米亚哀求友好邻邦俄罗斯的支持似乎能够证明普京支持色厉内荏、贪污腐败、如今已沦为过街老鼠的尤先科并不是一个错误。于是,现在的大问题是普京是否会利用克里米亚(以及哈尔科夫等乌克兰东部城市)俄罗斯人的桀骜不驯恢复部分前苏联领土,就像他在2008年战争后对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地区做的那样。
如果如此的话,长期战略成本可能极其高昂。北高加索及其周边地区已经成为一个火药桶,从离心离德的穆斯林手中攫取更多领土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安全挑战。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毕竟,前奥斯曼克里米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鞑靼人的故乡,而鞑靼人对克里姆林宫怀有深深的历史仇怨,因为斯大林强迫他们迁徙到中亚草原。如今,他们占据了克里米亚人口的12—20%(取决于不同的统计);但是,在普京针对其他穆斯林的高压政策的威胁下,他们重新提出全体鞑靼人回家的口号。如果更多的鞑靼人定居于克里米亚,俄罗斯的新帝国工程——目前已经面临着车臣和达吉斯坦的伊斯兰教叛乱——将无法持续下去。
这应该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但普京未必,他眼里只有短期战术胜利——通常形式是让美国眼红——这在叙利亚也可一窥端倪。普京在叙利亚的成就——不论是安排了到今年6月为止的化学武器销毁方案还是组织了结束内战的日内瓦谈判——并不利于俄罗斯取得好结果。
本月早些时候,日内瓦会议在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及其反对者的僵持中结束。巴沙尔政权要求推迟化学武器的销毁,这造成了新的不满,俄罗斯、中国和伊朗呼吁灵活安排时间表,而美国和欧盟坚持6月的最后期限。与此同时,由于支持屠夫巴沙尔,俄罗斯在中东——包括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土耳其——也越来越不受欢迎。
支持无能或残暴的伙伴是普京的招牌式外交策略。但也许即使是他也必须明白支持这样的人注定要失败。突破点或许在上周末已经到来,在否决了此前的三项决议后,俄罗斯最终同意了西方和阿拉伯世界所支持的要求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武装立刻提供最低限度人道主义援助通道的决议。或许可能获得克里米亚的完全主权让普京重新考虑了为俄罗斯海军保有叙利亚地中海港口塔尔图斯(Tartus)的价值。
但普京最大的战略混乱在于中国。站在俄罗斯一边反对投票反对西方、维持巴沙尔政权并不意味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可靠伙伴。如果中国认定最符合其地缘政治利益的做法(特别是在与美国打交道时)是远离普京,它会毫不犹豫这样做。
此外,中国仍认为俄罗斯的大片西伯利亚土地是从中国那里夺走的。如果说有一个目标能够团结中国政治制度的话,那就是收复故土,不管这需要多长时间。习近平主席也许可以和普京谈笑风生地讨论两国的相似性,但能压过俄罗斯一头永远会让他欣喜不已。
毫无疑问,俄罗斯要想成功应对诸多挑战,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挑战,就需要欧洲和美国的帮助。相反,普京在其总统生涯中却带着错误的傲慢疏远了西方。他的前任乌克兰代理人亚努科维奇将是证明这一政策愚不可及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