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At the end of a year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pheaval, Project Syndicate commentators share their favorite books from the past 12 months. Covering a wide array of genres and disciplines, this year’s picks provide fresh perspectives on the defining challenges of our time and how to confront them.
ask Project Syndicate contributors to select the books that resonated with them the most over the past year.
香港—明年将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50周年。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和总理周恩来,这个历史事件是中美疏远和敌意几十年后又恢复关系的重要“破冰之旅”。可惜,半个世纪后,他们发起的中美合作进程几乎付诸东流,而美国总统乔·拜登对此负有部分责任。
1972年,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差异存在鸿沟,但双方都认识到缓和中美关系能带来巨大好处。通过孤立苏联,美国和中国相互隔绝的局面被打破,加速了冷战的结束。中国将发展重点转为和平与经济建设,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美促进了全球和平与经济繁荣。
得益于庞大的劳动力基数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大幅削减生产成本,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消费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的收入增加了,低成本消费品的生产开始转移到其它地区。但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其庞大的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继续使世界其它地区受益。
事实上,正如查尔斯·古德哈特 (Charles Goodhart) 和马诺杰·普拉丹 (Manoj Pradhan)提出的对全球 “大稳健”时期(从 1980 年代到 2007 年之间)的解释,世界在这一时期能够摆脱宏观经济大幅波动的困扰,主要应该归功于中国融入了全球经济。在此期间,美国从中国的崛起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美国也犯了几个战略性错误。冷战的结束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在一个充满新挑战和竞争的时代升级更新全球治理与秩序。但是,正如理查德·哈斯( Richard Haass)所悲叹的那样,美国不但浪费了这个机会,还将8 万亿美元投入到一系列设计有缺陷而且执行失败的反恐战争中。
与此同时,美国也未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尽管技术创新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当数百万美国人失去制造业工作时,美国政府却将责任归咎于贸易,尤其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中产阶级收入下降和收入差距拉大更是加剧了美国社会不满情绪。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Subscribe Now
2008年的金融危机将美国的挫折感推向了高潮。这场危机不仅凸显了美国政府在管控金融业方面的彻底失败,还表明美国在全球经济排名中的领先地位不再是无懈可击。尽管美国引发了危机并经历了经济衰退,但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未低于 6%。2009 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帮助推动了全球经济复苏。
2016年,特朗普入驻白宫,他赢得总统选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意识到选民日益增长的恐惧和沮丧,并通过把这种情绪推向高潮,将美国主导地位的丧失归咎于中国对美国生存的威胁。但特朗普根本没有做到 “让美国再次伟大”,相反,他放弃承诺、疏远盟友、也未能制定任何可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的连贯战略,实际上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在全球的地位。他发起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原本希望帮助美国,但却适得其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在美国,并非只有特朗普一个人视中国为主要威胁,认为必须加以遏制。尽管拜登政府改变了特朗普的许多政策,美国对中国保持强硬这一点并没有变化,这已经非常清楚了,拜登政府甚至试图建立一个民主国家联盟来遏制中国。
在特朗普动荡的四年执政后,拜登本有机会与中国和俄罗斯建设性地接触从而重新设计,找出如何管理多极世界的新全球治理模式。拜登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而是营造了一种气氛,即各国需要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队。
鉴于美国的全球声誉已经受损,拜登很可能会发现美国目前的做法不会完全对美国有利。即使看欧洲大国,其对中国的态度也比较温和,他们愿意与中国保持重要的经济联系,并希望避免过度军事化的国际战略。
无论美国喜欢与否,多极世界秩序在许多方面已经存在。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最近的研究表明,尽管美国在金融、研发、教育和全球人才获取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在技术和军事能力方面正在迅速赶上美国。
此外,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是,全球主要大国尤其是美国和中国目前是紧密的经济贸易伙伴。另外,正如1988年兰德的一项研究表明,苏联的 GDP巅峰时期(在 1977年)达到了美国 GDP 的 60%。然而苏联在国防上的支出却占到了 其GDP 的 15-17%,是美国的三倍,而其人均收入却只有美国的一半。
相比之下,按当前美元计算,中国和俄罗斯两国GDP合计占美国 GDP 77%左右,如果按购买力计算则占到137%。此外,美国目前还受到债务的拖累,其债务已膨胀至 28.4 万亿美元。美国的债务与GDP之比目前已经达120%,已超过其在二战期间债务与GDP比例为114% 的峰值。
19 世纪德国政治家奥托·冯·俾斯麦 (Otto von Bismarck) 观察到,在由五个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中,成为其中三个合作国家小团体中的一员总是可取的。正如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所指出的,这意味着在三国秩序中,每个国家都想结合为二对一的形势。
美国不应通过疏远俄罗斯和中国来孤立自己,而是应该平等地与两者接触——最迫切的是澄清与这两个大国的边界及缓冲区有关的敏感的国家安全问题。美国应该理解俄罗斯为何如此关心乌克兰加入北约,中国为何不会接受台湾宣布独立或将台湾在外国势力主导下军事化。其中逻辑就像1962年美国不会容忍苏联将导弹部署在古巴。
美国霸权主义时代已经结束。但稳定的全球战略平衡依然可以实现。就看拜登下一步如何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