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sec1_DrAfter123 Getty Images_knowledgebrainwaves DrAfter123/Getty Images

知识怎样才能变成力量?

华盛顿—今天,我们多数人都可以轻易获得海量信息。理论上,这些信息可以有助于改善治理、基础设施、以及提供教育、医疗和农业推广等服务。但在获取相关信息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生活着全世界近68%贫困人口的农村地区。而且即使能获得相关信息,将其转化为行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以治理为例。要想就有关税收和支出,其中包括社会事业等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决策者就需要掌握经济产出、消费、移民、民众需求和无数其他因素的数据。同样,民众也需要了解政治家的任务和绩效,才能更好地利用选举激励措施。即使是在专制环境下,信息也可以提升责任感,比如通过刺激民众抗议。

基建服务的提供也同样如此。政府和服务提供企业需要了解民众居住地点和方式的数据——尤其是那些在地理、政治和经济上最与世隔绝的人——才能进行合理的投资。而民众则需要了解提供哪些服务,以及获取这些服务的地点和方式。他们还需要知道,如何影响政策进程,以确保,举例来讲,学校能建在一个方便的位置。

尽管过去10年来,低收入国家获取信息的机会已经大为改善,但农村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供应企业可能缺乏足够的数据来了解用户的需求或愿望,而用户也不了解有关服务提供商能力的信息。鉴于存在这样的信息差距,导致政治领袖往往忽视农民的需要——尤其是那些没有受过教育且政治参与度低的农村居民。

但即使实现了普遍信息获取,仍然不足以保证在减贫、治理和服务提供方面产生可以衡量的收益。我们来自发展中国家的48项实证研究表明,只有真正满足三个条件,信息才能改善农村治理:首先,信息必须可信、有意义并且足够具体;用户有权采取行动;而且用户采取行动必须有相关的机制激励。

在以农村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往往至少有一个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抵消了信息的影响力。举例而言,2014年,乌干达推出了允许民众免费向当地政府官员匿名发送短信的平台U-Bridge。尽管地方官员的接受程度和热情相对较高,但该计划却未能持续改善服务提供能力。多数用户提供的信息过于含混,乃至无法诉诸行动,而且官员所做出的反应往往让他们灰心丧气。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PS_Digital_1333x1000_Intro-Offer1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同样重要的是对信息采取行动的能力。对决策者而言,这意味着设计和执行反映数据优先事项的政策。同时对民众而言,这意味着拥有改变其自身行为的合法权利、技能和流动能力。

正如对尼日利亚农业治理研究所表明的那样,知识和力量并不总能齐头并进。农业专家往往对政府开支决策没有什么影响力,而决策者又缺乏足够的技术知识。这样的失衡甚至存在于政府内部:当地决策者对实际形势往往拥有更多了解,但却在做出支出决策时面临种种限制。

最后一个条件关乎激励:那些就接收信息采取行动的人必须看到净收益。政客往往更倾向于利用权力去追求那些能带来明显短期收益的计划,而不是对那些数据显示能带来实质性好处的项目进行投资,因为这些项目能带来的好处相对长远(比如在他们离任以后)或者不那么显著。

但同样有证据表明,当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信息确实能够改善贫困社区的治理收益。在印度,妇女自助团体促进了相关信息的交流,并为成员提供了辅助体系,从而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完成对她们的赋权,其中包括帮助她们充分利用公共服务。一项研究发现参加此类团体的妇女更有可能持有选民证、在上次选举中参与投票、参与村委会会议,而且她们更有可能认为自己的需求得到了村委会的注意。

这并不意味着上述三个条件应当——或者能够——即刻得到建立。毕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事先了解特定类型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而这又需要进一步的数据。相反,我们应当从更细微、更短期的目标开始,例如传播相关信息。

可以肯定,单纯传递信息并不足以确保民众理解其含义。但正如坦桑尼亚研究所表明的那样,分享发展项目和收入使用方面的信息可以提升政府信任——而这是实现赋权、激励以及最终影响的第一步。个人认真核查信息来源的审议过程可能也会有所助益。从长远看,政府和发展实践主体应当测试更全面的干预手段,目的是确保信息相关性、权力和激励机制。

政府有权促使信息为发展服务——或者阻止它。非国家主体——包括发展实践主体、以及媒体、社会团体和研究人员——也可以通过在已经存在权力和激励机制的环境中传播相关信息来发挥自身作用。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格言很有道理,但也可能产生误导作用。只有满足相应的条件,信息才会有助于农村群众的繁荣。

https://prosyn.org/63lR28B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