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87_xijianGettyImages_electricalworker xijian/Getty Images

城市群的力量

香港—今年2月中国国务院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覆盖广东珠三角地区九市及香港和澳门特区。在全球其它国家热议及争论如何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增长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一系列行动,致力于实现它。

按照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负责总体经济社会稳定及国家安全。而地方、国有企业和私人部门(包括外资公司)则相互竞争,试点及创新发展思维,探索可以广泛应用的最佳实践。

早在2010年,中国就确定了引领国家发展进程的三大城市群:珠三角(现在扩大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以及京津冀。这些地区加起来共有人口3亿,面积40万平方公里,GDP高达4.8万亿美元,占中国总量的35%。

大湾区是三大城市群中最小的一个,人口7千万,为中国贡献1.5万亿美元GDP。这里民营企业活跃(包括不少外资企业),深度融入全球贸易,1980—2017年间GDP年增长率高达14%(不含香港和澳门)。大湾区是中国市场改革和开放的先锋,也是不断试验和调整发展模式的典范。

如今,气候变化的压力、地缘政治紧张和颠覆性技术革命正在改变全球价值链和生活方式,能够不断试验和调整的发展战略(特别是通过城市和城市群关键平台来规划及实施的行动计划)将是中国未来成功的关键。事实上,它也是发展和实施更加可持续和更包容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

为实现绿色、包容、及创新的未来发展,中国正试图在三个主要方面寻求突破。首先,鼓励有活力的企业——不仅包括华为和腾讯这样的老牌巨头,也包括各种新兴企业——来竞相提供资源效率更高、更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世界级大学和研究团队为这一进程助力。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PS_Sales_Holiday2024_1333x1000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Subscribe Now

其次,继续推进社会包容与稳定,包括为小微企业减税和减少行政手续成本、提高最低工资、以及改善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服务。在这方面,中央政府一直与地方当局紧密合作,促使后者从僵化的官僚机构转变为互相竞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者。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包括大湾区内的主要城市,对不动产投机行为采取了严格的监管,以避免房价过度上涨,同时扩大保障房对低收入家庭和年轻毕业生的覆盖。这些包容性住房政策,再加上大部分城市居民真实收入的上涨及自有房的普及,不但促进了社会稳定,也有助于缓和由于收入和财富差距加剧导致的社会冲击。

最后,中国还在继续加强绿色城市建设。这意味着减少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包括建设创新的垂直城市森林,同时实施和普及城市去碳化机制。

据《可持续自然环境》杂志(Nature Sustainability)报告,2000—2017年间中国贡献了全球净增绿叶地表的25%,这是中国造林计划和土地使用管理不断改进的成果。中国也是世界自动与电动汽车开发的领先者,而新一代5G无线基础设施将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

当然,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群面临的当务之急不尽相同。对大湾区来说,香港的发展尤其重要。香港在全球知识经济中已经取得强大的优势。但知识经济瞬息万变,特别是在数字化的大趋势背景下。因此,必须果断、前瞻地对香港在大湾区及全球的角色进行重新评估,更有效地支持香港和中国内地的长期发展目标。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香港面临着短期瓶颈,包括物理空间和市场,这需要通过实现香港软硬基础设施与中国内地互联互通来缓解。幸运的是,大湾区各地方政府历来擅长消除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瓶颈,包括解决交通、医疗和教育等问题。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并不是要取得世界主宰地位。相反,中国正在推动包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目标是支持全球和平与繁荣。毕竟,市场竞争、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不是零和博弈。中国各阶层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将这一愿景转化为现实。

https://prosyn.org/dVwjOBO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