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醒悟在气候变化之际

经过多年的争论和布什政府反对采取任何行动的态度影响,美国终于开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有所醒悟。但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非来自总统,而是来自私有部门的行动。

美国主要公司的领导人们都认为全球人为的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加以控制,而商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因此,即便是布什政府和一些与科学证明背道而驰的人仍在粉饰太平,美国的公司领导人们还是在寻求着切实的解决方案。

多年以来,基本的情况已经非常明了。化石燃料的全球性使用正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急剧升高,而这又使地球变暖。降水模式也正发生着改变。沙漠和干燥地区变得更为干旱。

飓风和台风一类的极端天气现象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加。欧洲的水灾可能会变得更为严重,而这样的过程可能已经发生了。海平面正在上升,如果格林兰和南极洲的冰盖在全球变暖的作用下变得不稳定,那么这种上升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简言之,有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正强烈地显示我们这个星球已处于危险之中。许多不良作用已经显现,而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正确的应对方式也正为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我们必须转向一种可持续的能量系统,一种不会让大气中的碳含量急剧增加的系统。这将会要求我们转向使用太阳能及核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并采用能将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集中进行安全地下处置的新技术。社会必须为采用这些新能源技术付出必要的成本,但我们从中的获益会远大于我们的付出。

美国是世界上通过能源使用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国家。但在主要国家中,它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所采取的行动却是最少的。布什政府声称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PS_Sales_Holiday2024_1333x1000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Subscribe Now

可喜的是,由于其他国家领导层的影响和主要美国公司的幡然醒悟,美国已经开始采取切实的行动了。首先,世界的其他国家都批准了《京都议定书》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今年年初,欧洲引入了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用市场激励机制来控制碳的排放。在欧洲营运的美国公司由于其在欧洲的排放也成为该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即便在本国政府回避这一问题的情况下,美国公司还是被纳入了气候控制的体系当中。

再者,美国主要的投资人,如养老基金经理们正意识到不能控制排放的公司可能在未来遭遇经济损失。他们明白美国迟早要加入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进程当中。到那时,使用过时技术的电力公司会因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而面临严重的财务损失。

所以投资者们正让当今的公司报告碳排放量以便评估未来的责任。同样,许多公司的老板都明白佯装气候问题不存在的做法有损股东利益,因为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他们知道今天在清洁(能源)技术上的投资能增加公司的长期竞争力。其结果是许多公司都开始采取措施限制排放以避免在未来承担不必要的经济责任并以此保持投资者的信心。

当全球最重要、最富创新精神和最受人尊敬的公司之一—通用电气公司宣布将通过实施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的新主张和承诺限制其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而成为一家“绿色”公司时,就引发了这一领域的最重大突破。在通用电气公司自称为“生态想象力”(将生态与想象力结合)的领导力指引下,许多美国公司都会从善如流。

要说已成功地让美国介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阵营还为时尚早。布什政府仍继续拖延并回避有效的科学论证。然而,比较明了的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正如在其他国家已经发生的情况一样,现实正在逼近美国。随着美国民众和公司继续遭受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热浪、干旱、飓风和洪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包括越来越多的商业领袖都会敦促美国的政治领导层采取切实的举措。

解决之道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这样的努力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数十年。但我们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如同欧洲的新排放交易制度一样,全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需要面对市场激励机制采用减缓(并最终停止)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技术和消费模式。当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责任时,我们都应该为一定的“市场价格”埋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从经济上激励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和新的公共投资—例如大运量公交系统—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防止未来的气候灾难。

https://prosyn.org/PeO4Ild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