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完全有理由询问为什么居然有人认为如此含混不清的协议是一种进步。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上,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和所有欧洲国家在内的189个成员国订立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同意将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一个能够防止以危险方式人为干涉气候系统的很低的水平。”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The economy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2024 presidential race, creating the conditions not only for Donald Trump to trounce Kamala Harris, but also for a counter-elite to usher in a new power structure. Will the Democrats and “establishment” experts get the message?
explains how and why Democrats failed to connect with US voters’ pocketbook realities.
Kamala Harris lost to Donald Trump because she received around ten million fewer votes than Joe Biden did in 2020. The Democratic Party leadership was, at best, indifferent to the erosion of voting access, negligent in retaining newer voters, and proactive in marginalizing what remained of its left wing.
thinks the party has only itself to blame for losing the 2024 election on low voter turnout.
八国峰会领导人在海利根达姆(Heiligendamm)达成的气候变化协议只是为即将开始的真正辩论搭就了舞台,辩论的主题是:我们将如何分配大气层越来越有限的温室气体吸纳能力?
八国峰会领袖同意“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承诺“认真考虑”到2050年实现减排过半的目标¾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和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称之为巨大的成功。但这份协议没有给任何国家制订任何具体标准,尤其是由乔治·W·布什担任总统的美国,当2009年这个困难的决策必须做出的时候,布什将不再担任总统职务。
人们完全有理由询问为什么居然有人认为如此含混不清的协议是一种进步。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上,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和所有欧洲国家在内的189个成员国订立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同意将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一个能够防止以危险方式人为干涉气候系统的很低的水平。”
15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国家实现了这一目标。美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在布什继任总统时就已经在主要国家中位居榜首,其后又继续升高。三月,一份泄露的布什政府报告表明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在今后10年中以与过去10年同等的速度增长。如今我们又达成了一份协议,让同样一些国家承诺它们在15年前就承诺实现的目标,这难道也是一种成功吗?
如果布什及其继任者想确保下一轮会谈毫无成果,那其实很容易做到。在为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寻找理由时,布什一直强调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京都议定书》没有为中国和印度制订强制性的排放标准。现在,为了回应布什和其他八国峰会领袖所提出的更多发展中国家也必须成为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组成部分的提议,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明确表示中国不会接受任何量化的减排指标。与此相似,印度外长纳夫特•萨尔纳(Navtej Sarna)也明确表示,印度同样拒绝接受任何强制性的限排目标。
中国和印度算不算蛮不讲理?两国领导人都不停指出:工业化国家过去一个世纪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了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这一点不容置疑:当时排放的温室气体中绝大多数依旧在空气中存在,如果没有当时的污染,问题也决不会严重到现在这样的地步。中国和印度要求像曾经的发达国家那样,在没有温室气体排放限制的情况下,行使工业化和发展的权利。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中国、印度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的看法也并非毫无道理¾或者说,他们至少可以找出三大理由。首先,如果我们适用“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那么发达国家就必须为大气的“破坏”承担责任,目前的情况是,在不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我们的大气再也无法吸纳更多的温室气体。其次,即便我们不考虑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不再追究是谁造成了污染,普通美国居民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仍然是普通中国居民的6倍、更是普通印度居民的18倍之多。第三,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相比,富裕国家更能够消化解决问题的成本,而不会对本国民众造成严重的伤害。
但同样勿庸置疑的是,如果中国和印度继续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那么工业化国家大幅度减排所带来的一切好处都会被一笔勾销。今年或明年,如果从国家而不是从人均排放的角度,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Fatih Birol)认为,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在25年内达到美国、欧洲和日本排放总和的两倍。
其实也存在着公平实用的解决方法:
地球上的所有人应该占据大气吸纳温室气体能力的相同份额,这一理念的公正性是勿庸置疑的。但为什么有些人在利用大气层方面比其他人权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