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剑桥—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刚刚发布的176个经济体最新价格水平和GDP数据令人大吃一惊。项目首次发现中国的实际(排除通胀因素后的)总收入略高于美国。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计算,中国2017年的GDP为19.617万亿美元,而美国则为19.519万亿美元。
当然,如果用中国的总收入除以其庞大人口数量那就不一样了。尽管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埃及,但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排在中游,仅次于巴西、伊朗,泰国和墨西哥。
无论如何,总收入和人均收入这两个概念对地缘政治都具备各自不同的含义,因此必须将它们分开考虑。中国希望被视为发展中国家(至少在贸易谈判中如此),国际比较项目得出的人均收入数据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但在大国政治和中国在国际机构中的影响力方面总收入则更为重要。
国际比较项目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比较各个经济体的方式有利于计算人均收入方面,但在评估地缘政治力量时则可能会出问题。针对后者的更好方法是利用实际汇率来比较各国GDP,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经济规模依然远超中国。
国际比较项目在6年前发布上一份报告时就引发了媒体的骚动,比如英国《金融时报》就打出了“中国今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样的标题。那些以2011年为参考的国际比较项目数据表明中国的GDP增长快于美国。此后不久就有报道指出两国的排名实际上已经互换,至少根据两个六年期国际比较项目基准值之间插值计算得出的国家增长统计数据来说就是如此。
[图表]
但是这些发现依然还是基于对数据的购买力平价解读。而国际经济学家经常面对的问题在于中美两国会分别以各自的货币衡量产出,那么一个人该如何翻译这些数字以使其具有可比性?
一种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同期汇率:将中国的人民币GDP乘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而将其以美元表示。从这些角度来看,根据最新数据美国经济(19.519万亿美元)仍比中国的规模(12.144万亿美元)多出50%以上。
相比之下,以购买力平价衡量GDP更适合比较生活水平,因为它表明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在中国比美国低廉的事实。一般来说,1元人民币在中国的用处要比在国外大得多。尽管一些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相近,但在中国理发这类服务(一种不易进出口的服务)可比美国便宜。
购买力平价测量有许多用途,但评估地缘政治力量并不是其中之一。它也无助于回答大多数评论员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实力在更广泛的全球霸权竞争中是否能与美国匹敌。
对此一个更为相关的考虑因素是,比如说中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多边机构捐多少款,以及它应当因此获得多少投票权。另一个考虑则涉及到其他对南中国海有领土主张的国家:中国可以购买,建造和部署多少艘舰船?对于这些和其他地缘政治问题,以当前汇率去计算中国的GDP更为有用,因为问题不在于中国消费者可以购买多少理发服务,而是人民币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买到些什么。
虽然确实有人指出国际货币资金组织在其《世界经济展望》中使用了购买力平价来衡量GDP(但只服务于某些非常有限的目的),但是基金组织在哪个经济体更大的问题上从未表态。
而最接近基金组织官方态度的则是指导其份额分配的公式。在此对GDP的衡量是加权的,其中60%以市场汇率计,仅有40%以购买力平价计算(GDP指数占总公式的一半;贸易开放度这类其他指标占另一半。)
基金组织对其份额规模的管控是极为严肃的。举个例子,倘若中国的份额超过了美国,基金组织的《协定条款》就会要求其将各机关总部从华盛顿特区迁至北京。
虽然目前中国在基金组织的影响力仍远逊美国,但特朗普总统治下的美国正在放弃其在世界贸易组织,北约和世界卫生组织(哪怕在疫情之下)等多边组织中的影响力,而中国也将顺理成章地填补其真空。
美国在过去75年间一直占据着国际秩序领导地位,也并不缺乏维护这一地位的经济或金融实力。但在特朗普领导下它已经忘却了领导地位的重要意义,并且正在将其权力和声誉拱手让人。
发自剑桥—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刚刚发布的176个经济体最新价格水平和GDP数据令人大吃一惊。项目首次发现中国的实际(排除通胀因素后的)总收入略高于美国。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计算,中国2017年的GDP为19.617万亿美元,而美国则为19.519万亿美元。
当然,如果用中国的总收入除以其庞大人口数量那就不一样了。尽管中国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埃及,但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排在中游,仅次于巴西、伊朗,泰国和墨西哥。
无论如何,总收入和人均收入这两个概念对地缘政治都具备各自不同的含义,因此必须将它们分开考虑。中国希望被视为发展中国家(至少在贸易谈判中如此),国际比较项目得出的人均收入数据也恰好证明了这一点,但在大国政治和中国在国际机构中的影响力方面总收入则更为重要。
国际比较项目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比较各个经济体的方式有利于计算人均收入方面,但在评估地缘政治力量时则可能会出问题。针对后者的更好方法是利用实际汇率来比较各国GDP,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经济规模依然远超中国。
国际比较项目在6年前发布上一份报告时就引发了媒体的骚动,比如英国《金融时报》就打出了“中国今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这样的标题。那些以2011年为参考的国际比较项目数据表明中国的GDP增长快于美国。此后不久就有报道指出两国的排名实际上已经互换,至少根据两个六年期国际比较项目基准值之间插值计算得出的国家增长统计数据来说就是如此。
[图表]
BLACK FRIDAY SALE: Subscribe for as little as $34.99
Subscribe now to gain access to insights and analyses from the world’s leading thinkers – starting at just $34.99 for your first year.
Subscribe Now
但是这些发现依然还是基于对数据的购买力平价解读。而国际经济学家经常面对的问题在于中美两国会分别以各自的货币衡量产出,那么一个人该如何翻译这些数字以使其具有可比性?
一种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同期汇率:将中国的人民币GDP乘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而将其以美元表示。从这些角度来看,根据最新数据美国经济(19.519万亿美元)仍比中国的规模(12.144万亿美元)多出50%以上。
相比之下,以购买力平价衡量GDP更适合比较生活水平,因为它表明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在中国比美国低廉的事实。一般来说,1元人民币在中国的用处要比在国外大得多。尽管一些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相近,但在中国理发这类服务(一种不易进出口的服务)可比美国便宜。
购买力平价测量有许多用途,但评估地缘政治力量并不是其中之一。它也无助于回答大多数评论员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实力在更广泛的全球霸权竞争中是否能与美国匹敌。
对此一个更为相关的考虑因素是,比如说中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多边机构捐多少款,以及它应当因此获得多少投票权。另一个考虑则涉及到其他对南中国海有领土主张的国家:中国可以购买,建造和部署多少艘舰船?对于这些和其他地缘政治问题,以当前汇率去计算中国的GDP更为有用,因为问题不在于中国消费者可以购买多少理发服务,而是人民币能够在全球市场上买到些什么。
虽然确实有人指出国际货币资金组织在其《世界经济展望》中使用了购买力平价来衡量GDP(但只服务于某些非常有限的目的),但是基金组织在哪个经济体更大的问题上从未表态。
而最接近基金组织官方态度的则是指导其份额分配的公式。在此对GDP的衡量是加权的,其中60%以市场汇率计,仅有40%以购买力平价计算(GDP指数占总公式的一半;贸易开放度这类其他指标占另一半。)
基金组织对其份额规模的管控是极为严肃的。举个例子,倘若中国的份额超过了美国,基金组织的《协定条款》就会要求其将各机关总部从华盛顿特区迁至北京。
虽然目前中国在基金组织的影响力仍远逊美国,但特朗普总统治下的美国正在放弃其在世界贸易组织,北约和世界卫生组织(哪怕在疫情之下)等多边组织中的影响力,而中国也将顺理成章地填补其真空。
美国在过去75年间一直占据着国际秩序领导地位,也并不缺乏维护这一地位的经济或金融实力。但在特朗普领导下它已经忘却了领导地位的重要意义,并且正在将其权力和声誉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