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a6b0046f86fa80bf4cc03_dr810c.jpg

我们未来的低碳经济

伦敦——

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这个全球性的协议非常有必要。包括二氧化碳的在内的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中的含量已经达到了435ppm的二氧化碳当量。而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9世纪只有280ppm。

如果我们还是延续原来的生活方式,继续燃烧化石燃料和采伐森林。到本世纪末,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将高达750ppm。到那个时候,全球的气温恐怕将比工业革命之前的时代至少高5度。

地球已经存在了3千万年。人类的历史也不会超过20万年,现今,我们将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越发频繁,全球海平面将上涨好几米,这将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人口大量迁移带来的冲突不可避免。一些地区将会被洪水淹没,而另一些则会成为沙漠。

发展中国家对目前的现状尤为不满。现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大都是由于19世纪工业化革命中,由发达国家而产生的。但是,发展中国家是如今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同时成为他们脱贫的最大阻力。而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要改变目前的局面,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PS_Sales_Holiday2024_1333x1000

HOLIDAY SALE: PS for less than $0.7 per week

At a time when democracy is under thre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cisive,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and questions driving the news – just what PS has always provided. Subscribe now and save $50 on a new subscription.

Subscribe Now

气候变化和贫困,这两个本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必须一并加以解决。一个问题解决不好,另一个问题也会受到影响。目前,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实现“碳排标准”的同时,产生出新的增长点来使得大量人口摆脱贫困。

为了避免全球的平均温度上升2度——这个最危险的情况出现,我们必须将温室气体的含量控制在450mm之内。这就需要将目前从5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年排放量减少到2030年的350亿吨。到2050年控制在200亿吨之内。

如今,欧盟国家的人均年排放量是12吨,美国23.6吨,而中国6吨,印度只有1.7吨。到2050年预计世界人口大约有90亿。人均年排放量将减少到2吨,也就是全球的排放量将控制在200亿吨之内。

到2050年,对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来说,它们的目标是控制在1990年排放量的80%。如果他们要让发展中国家相信2050年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就应该充满信心,务实地面对来自国内政治现实的挑战,努力实现2020,2030和2040年的各个目标。

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需要来自发达国家巨大的帮助和支持,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这个现实。发达国家也应该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对森林的采伐。用合理的成本来大幅度迅速地减排。

根据发展中国家的计算,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他们需要发达国家支付大约1000亿美元,作为初期阶段的经费,到2020年,还需要另外1000亿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损失的弥补费用。后者的1000亿总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碳市场来解决。

发达国家也必须向发展中国家展示,以新的科技为主的低碳经济增长模式是可行的。发达国家应该和发展中国家合作起来,减轻他们由此造成的损失。

私营经济所带来的发明创造已经出现,低碳经济的增长模式也确实可行。在未来几年内,改善能源利用率和对低碳科技的投资可以将经济带出衰退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成功地将世界经济转型为低碳增长模式,将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将超过火车,电网和互联网的发明所带来的改变。

现在,我们别无选择。高碳经济没有前途,结果只能是高油价和气候变暖带来的生存环境的极度恶化。低碳经济使得能源更有保证,更加清洁,安静,安全,地球的物种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应该从金融危机中得到教训,如果我们忽略风险,后果只会更糟。如果现在不开始着手解决温室气体问题,未来将会更加困难,花费更高。其他公共支出可以推迟,气候问题的处理不能延误,因为一旦延误,后果将是更高的风险和更大的费用支出。

气候问题对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危险。低碳模式将保证未来数十年的持续繁荣。哥本哈根的选择不可回避,我们不作为的成本将非常之高,明确我们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我们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

https://prosyn.org/M1Yf9Uv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