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miss our next event, taking place at the AI Action Summit in Paris. Register now, and watch live on February 10 as leading thinkers consider what effective AI governance demands.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In betting that the economic fallout from his sweeping new tariffs will be worth the gains in border security,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is gambling with America’s long-term influence and prosperity. In the future, more countries will have even stronger reasons to try to reduce their reliance on the United States.
thinks Donald Trump's trade policies will undermine the very goals they aim to achieve.
While America’s AI industry arguably needed shaking up, the news of a Chinese startup beating Big Tech at its own game raises some difficult questions. Fortunately, if US tech leaders and policymakers can take the right lessons from DeepSeek's success, we could all end up better for it.
considers what an apparent Chinese breakthrough means for the US tech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more broadly.
发自阿姆斯特丹——当熊猫展露笑容之际,全世界都为之欢呼雀跃。而最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发表了一场演说之后的情况大概也是如此。从大多数媒体报道此事件的方式来判断,似乎中国已经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发出了一份重要宣言。
但这都不是真的。胡锦涛主席真正所说的只是中国将“尽力”削减“极大”数量的碳排放。但我们该如何界定“尽力”和“极大”究竟指的是多少?在我的逼问之下,有个跟北京政府关系密切的人告诉我说:“这些话根本就毫无意义。”
而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具体目标,而所有中国观察家也都知道,中国政府对“绿色”的强调早已不是新闻了。近年来的中国官方政策都要求将GDP增长变得更加环保。但这些政策可不能以牺牲增长为代价——而中国正计划飞速发展。
不过熊猫至少表示了些善意。而可怜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连这点意思都没有。他没能作出美国的减排承诺,而当民主共和两党正在美国卫生体制改革问题上激烈争夺选票之时,很难想象奥巴马又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在环境问题上下指示。
而如果说全世界在本次联合国大会政府首脑会议中收获的只是些华而不实的花言巧语的话,那么更坏的消息则是情况在G20匹兹堡峰会上变得更加严重。当我询问一位财政部长峰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究竟取得了什么成果时,他的答案相当不满:“说辞,”他说,“仅仅是些说辞。”
但如果考虑到距离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只剩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而这场峰会必须为一个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协议做好框架,那么一切都令人感到沮丧。不过也许那些深陷于谈判之中的人不会对此感到意外。由于还在超过一千个论点上未能达成共识,因此最近跟我交流过的所有政策制定者都说,他们看不到能在12月哥本哈根出台一个有实际意义之协议的可能性。
PS Events: AI Action Summit 2025
Don’t miss our next event, taking place at the AI Action Summit in Paris. Register now, and watch live on February 10 as leading thinkers consider what effective AI governance demands.
Register Now
实际上所有人都在幕后铆足了劲准备应付“第二轮哥本哈根会议”,而那些参与谈判的人则将其称之为“更艰苦的跋涉”。但即便能在12月能够拼凑出某种协议——比如英国这些国家就会推动这么一个协议的产生,因为大选临近——但依然很难相信该协议会拥有足够的细节或者恰当程度的承诺来产生急需的影响力。
预计“第一轮哥本哈根会议”注定会失败,这在某些方面是因为——乍一听可能会觉得怪异——会议的内容仅限于气候变化。虽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如何筹集减排资金是必然目标,但地缘政治的现实告诉我们,气候变化问题不可能脱离了贸易或者货币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改革等种种议题来进行讨论。有一个没人曾明确谈到过的等价交换行为必须得到关注:那就是在上述各种议题之间的讨价还价,而不是仅仅是一个议题之内的利益交换。而除非能拉到这么一个更广泛的框架内进行讨论,否则针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有意义行动将无影无踪。
这意味着要跳出原来的框架想问题,并且足够理性地意识到巴西在砍伐热带雨林方面的立场,是与其是否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一个席位息息相关。也必须足够老谋深算地认识到,只要中国继续在人民币汇率方面遭受到国际压力,那么他们当然也不会在减排上作出什么承诺。
扩大下一轮谈判的范围,让更多的东西可以成为谈判筹码的举措可能会令谈判工作益发艰难。但这也给了他们更多运筹帷幄的空间。事实上除了这条路之外,没有什么方法能阻止谈判变成一场零和游戏。
但令人担忧的是,“哥本哈根会议第二轮”不但要在这种复杂的情势下进行探索,而且还必须在5年之内展开运作。气候问题的炸弹已经被装上了导火索,而在政策制定者当中也弥漫着紧迫感。因为依照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政府间讨论小组的明确警告,如果排放量在2015年之前还不能降下来,并只是从那时起才开始下降(而整体的趋势依然是增多),我们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到了那个时候,《圣经》中世界末日那种干旱,海平面升高,洪水,能源和资源战争以及大规模逃难都将变成现实。只要回想一下最近风暴和洪水在菲律宾和越南夺去数千条生命的惨景,然后再把上述所有灾难都叠加起来,就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冲击。
气候变化谈判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因为它将决定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因此很有必要将其放在一些鼓励在其他主要多边事务上达成协议的架构或者框架内进行讨论。如果要让熊猫和总统都在笑容之外做出点实事的话,全世界的领导人都要作好讨价还价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