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76_Kevin FrayerGetty Images_china H&M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国的经济自残

发自克莱蒙特—上月初,中国的橡皮图章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批准了该国第十四个五年计划。该战略本应表明尽管与美国存在地缘政治斗争,但中国依然拥有一个能使其发展壮大的长期经济愿景。然而这边人大盖章的印泥尚未干透,中国当局的行动就使该计划的成功前景变得十分黯淡。

十四五计划的核心是“双循环”战略,在该战略下中国将致力于推动基于内需和技术自给的增长。这不仅会减少本国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还将令(美国以外的)各主要贸易伙伴更加仰仗中国的市场准入以及日益高科技化的制造业。

中国已经为该战略做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铺垫。值得留意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去年年底与欧盟缔结了《全面投资协定》。虽然他不得不为此做出一些让步,但这都是值得的:该协议不仅可能深化欧中之间的纽带,还可以分化欧美关系。

但习近平近期搞糟和关键贸易伙伴关系的行为却抵消了他先前取得的优异工作成果。在过去几周里,中国先后将几名欧洲议会议员英国加拿大立法者以及欧洲和英国的几家学术研究机构拉进了黑名单。

这些制裁显然都是报复性的: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前段时间曾制裁过几名中国官员,指控他们参与了当前侵犯新疆(主要为穆斯林的)维吾尔少数民族人权的行为。虽然这些侵权行为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但最近几篇关于维吾尔族人被强迫采摘棉花的报道又将这些问题推上了前台。

中国坚称这些指控是暗藏政治动机的谎言,并制裁这些批评者以表达其愤慨之情。但无论这些制裁想要传递什么信息,它们都不太可能抵消该国为此付出的代价。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PS_YA25-Onsite_1333x1000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Our annual flagship magazine, PS Quarterly: The Year Ahead 2025, has arrived. To gain digital access to all of the magazine’s content, and receive your print copy, subscribe to PS Digital Plus now.

Subscribe Now

加拿大、欧洲和英国迄今依然在中美竞争中试图保持相对中立,而让它们保持这种状态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可以承受与美国的经济脱钩(尽管代价高昂),却无法承担与其他主要西方经济体同时切割的代价。

为此《全面投资协定》已经受到了威胁,因为该协议还需要得到欧洲议会的批准,而议会已经取消了关于该协议的最近一次讨论会以抗议中国对其部分议员的制裁。一些立法者如今表示只会在中国批准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强迫劳动的各项公约之后批准投资协定。

而进一步破坏其经济前景的则是中国对那些对强迫劳动指控表示关切的跨国公司发动的攻击。去年瑞典服装零售商H&M宣布不再使用新疆棉花,因为非常难以在此地实施“可信的尽职调查”。

随着关于新疆棉花的话题日益升温,H&M的声明再次浮出水面——并引来了连串批评。中国各大电商平台都下架了H&M的产品,中国明星也取消了与该品牌的代言合作。在国家媒体的鼓动下,一场抵制H&M(以及其他包括耐克、新百伦和巴宝莉等拒绝使用新疆棉制品的西方品牌)的运动正在兴起。

中国似乎确信其欺凌策略会取得成功,毕竟没什么西方跨国公司愿意被赶出中国这个重要的增长市场。事实上H&M已经发布了一份新的声明,强调其对中国的“长期承诺”并表示将致力于“重新获得中国客户、同事和商业伙伴的信任和信心”。

但这次中国或许玩得有点过火了。正如西方跨国企业希望向中国消费者出售自身商品那样,中国公司也需要这些企业不断向它们采购原料,这些都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此外尽管中国的市场规模足以促使跨国企业做出让步,但却并不值得后者去危害自身在西方的声誉,因为西方仍是其收入的绝大部分来源。比如H&M的前两大市场分别是美国和德国,中国虽然位列第三,但只占其2020年总收入的5%左右。

换言之,H&M可以承受失去中国市场,但其621家中国供应商可能无法承受失去这个买家。而在更广泛意义上,西方跨国企业撤出中国势必会迫使为其服务的供应链随之转移,导致中国工厂关门,数百万就业岗位流失。

中国政府仍有时间扭转方向,而这意味着首先允许独立专家对新疆棉花农场进行调查。如果中国确实没有强迫人劳动,这将是证明这一点——并改善与西方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的最佳手段。

但这种明智的应对方式似乎不太可能实现,尤其是因为中国领导人仍然坚信没人会放弃如此重要的中国市场。但他们应该记得不久之前他们也绝对确信美国无法承受与中国的经济脱钩。他们当时错了,现在很可能也错了。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也无法承受脱钩。

https://prosyn.org/OMzc9CD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