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skyline

中国失败和成功的风险

新德里—全世界金融领导人正准备齐聚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年会,他们的希望——以及恐惧——都集中在中国身上。毕竟,中国是可能有能力让全球经济复苏全力启动的国家;但其自身经济增长的基础正在日益表现出吃紧的信号。困境在于不管中国的失败还是成功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风险。

失败情景将是二战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其后果将蔓延全世界。2008年,美元升值使得新兴市场得以迅速复兴,与此不同的是,如果中国经济遭到严重衰退,人民币可能贬值,把通缩输出到全世界。

其他货币也可能贬值,其中不乏有意为之的情况。因此,中国失败的情景可能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其特征为竞争性贬值,实体经济活动剧减。

但如果成功实现当前向基于消费的经济模式的转型会如何?2007年,当中国经常项目盈余达到GDP的10%时,其储蓄突破了GDP的50%,投资超过GDP的40%。这些数字看起来过高,无法带来动态效率或增进福利。结果,一个共识迅速迅速产生:储蓄和投资应该降低,并实现更好的平衡。投资应该通过向“任性”的上市公司施加更严格的财务纪律来遏制,而社会安全网应该得到加强,从而家庭不必大量储蓄来抵御失孩和变老的成本。

很快,十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什么?政府已经建成安全网,经常项目赤字也已经减少,一如人们的希望。去年,经常项目盈余还不到GDP的3%,只有2007年水平的几分之一。

但这绝不意味着这套理论是有效的。经常项目盈余的降幅中大约有一半发生的原因是投资占GDP之比实际上升了。与此同时,国民储蓄有所下降,占GDP之比与2007年相比下降3.5个百分点(据IMF估计,2013年底官方数据)。但这一降幅与2000—2007年间15个百分点的升幅相比相当温和。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Age of Extremes
PS_Quarterly_Q2-24_1333x1000_No-Text

Secure your copy of PS Quarterly: Age of Extremes

The newest issue of our magazine, PS Quarterly: Age of Extremes, is here. To gain digital access to all of the magazine’s content, and receive your print copy, subscribe to PS Premium now.

Subscribe Now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储蓄的温和下降似乎全部来自公司部门;家庭储蓄相对GDP相较2007年大体保持稳定。换句话说,繁荣期的增量没有降下来。这是一个真正的谜题,解决这个谜题不仅对中国的未来很重要,对世界的未来也很重要。

有两种大致的可能性。可能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需要更多时间表现结果。果真如此的话,只要中国执政者继续强化社会安全网,储蓄的下降就能匹配设想中的投资下降,保持较低水平的经常项目盈余。

但如果理论是错误的货不完全的话会怎样?比如,社会安全网对储蓄的福利效应被高估了。或者,这些效应可能被人口老龄化的负面效应所抵消。未来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加三分之二。这些老龄化工人现在正竭尽全力储蓄,为即将到来的退休构筑财务缓冲。

如果这一情景以某种形式实现,家庭储蓄率可能只能缓慢持续下降。与此同时,政府将关闭无利可图的工厂,这可能刺激公司储蓄。因此,即使投资骤降,总储蓄也可能保持高位,导致经常项目盈余再次飙升。

这对于世界经济来说可不是好消息。随着中国的放缓,全球增长也会放缓,而剩下的需求再分配将有利于中国,加剧其他国家已然十分严重的短缺。这与此前中国巨大的经常项目盈余至少部分能被中国高速增长所抵消的全球失衡情况截然不同。

简言之,尽管中国经济硬着陆可能刺激全球通缩,但避免这一结果可能意味着全球失衡回归。在全球领导人怀着抑郁的心情前往华盛顿赴IMF年会时,他们需要思考这些严峻的可能性。

https://prosyn.org/mFNCTV1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