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Recent demonstrations in Gaza have pushed not only for an end to the war, but also for an end to Hamas's rule, thus echoing Israel's own stated objectives. Yet the Israeli government, consumed by its own internal politics, has barely acknowledged this unprecedentedly positive development.
underscores the unprecedented nature of recent demonstrations in the war-ravaged enclave.
To have unlimited access to our content including in-depth commentaries, book reviews, exclusive interviews, PS OnPoint and PS The Big Picture, please subscribe
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香港人民迎来了牛年伊始的黑暗。2月16日,九名亲民主派活动人士,其中包括德高望重的香港民主党长期领袖,82岁高龄的Martin Lee在内,因被控非法集会而遭到审判。
一周后,香港政府宣布将颁布一项法律,只允许“爱国人士”进入地区委员会。地区委员会是最低等级的香港行政机构,其职责范围覆盖从卫生到交通等诸多行政领域。这将可能导致开除民选的委员会成员,并剥夺被认为不忠于执政党共产党的未来候选人参选的机会。
而后,2月28日,自去年7月中国对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实施最严厉的国安法以来所爆发的最大规模的镇压活动下,香港当局依法指控47名民主运动领导人犯下了“阴谋颠覆罪。”因为法律操纵审判程序以确保定罪能顺利进行,这些活动分子均面临多年监禁。
中国主席习近平加强对香港的镇压可能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国安法成功地在这个曾经桀骜不驯的城市灌输了恐怖规则,这可能鼓励习充分利用专制势头,并且企图斩首香港的亲民主势力。
此外,西方针对中国实施国安法所做出的小心翼翼的响应——到目前为止,西方的对策仍仅局限于外交谴责和制裁一小撮中国和香港高官——根本没有真正伤害到北京政府。中国领导人似乎也在与美国总统乔·拜登打交道时画出了一条红线:中国在香港和西部省份新疆的主权问题不可妥协。中国将在这些地区为所欲为,即使拜登强烈警告中国侵犯人权会“造成恶果。”
不过习可能低估了其香港行动的成本。最近一连串对民主人士的起诉,加之中国缺乏改善中美关系的善意姿态,将很有可能加大拜登采取强硬立场的可能性。
Introductory Offer: Save 30% on PS Digital
Access every new PS commentary, our entire On Point suite of subscriber-exclusive content – including Longer Reads, Insider Interviews, Big Picture/Big Question, and Say More – and the full PS archive.
Subscribe Now
到目前为止,拜登政府仍希望能与中国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他必须首先关注国内应对新冠疫情和促进经济复苏等紧急要务。值此拜登顾问评估对华最佳政策之际,中国共产党加强对香港的镇压将破坏倡导美国实行更细致、更温和对华政策的基础,并且证明那些坚信只有强硬立场才能迫使中国改变其行为的人是对的。
如果这47名民主活动人士被判有罪并遭到长期监禁,将导致拜登政府除迫使中国付出代价外别无选择。符合中国利益的稳定美中关系的转瞬即逝的机会窗口可能关闭,而双边关系则可能再次陷入到危险的下降螺旋当中。
到那时,中国对香港的镇压将促使拜登更容易招募到摇摆不定的西方民主国家作为盟友。目前,许多欧洲国家仍对成为美国领导的全新反华联盟的正式成员持犹豫态度。除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商业利益外,他们还担忧美中之间不受遏制的地缘政治竞争可能将世界拖入一场新的冷战,扰乱并割裂全球经济,并扼杀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切希望。
但欧洲领导人最终必须回应选民的想法,许多选民非常关心人权,并要求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政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德法两国,它们不久就会发现,在不断扩大的美中对决中试图维持某种依赖战略中立地位的政策是站不住脚的。当欧洲民主国家最终加入拜登政府新生的反华联盟时,这应当归功于习近平,而不应归功于美国。
这样的联盟可能导致中国为其香港行动付出惨重的代价。诚然,短期来看,美国及其盟友很难轻易破坏中国将香港建设为媲美纽约和伦敦的金融中心的工作;毕竟,金融制裁,比方说禁止投资在那里的上市公司,将会扰乱全球市场。但它们仍然握有很多挤压中国的其他选择。
迫使中国与全球技术供应链脱钩目前看似不可想象,但如果联盟各国达成一项类似于多边出口管制协调委员会的全新安排(恰恰是上述安排在冷战期间卡死了西方向苏联集团转移技术),那么迫使中国与全球技术供应链脱钩是可能实现的。西方民主国家还可以通过限制高层交流和积极对抗中国在多边机构中的影响力来剥夺中国领导人所寻求的国际威望。庇护中国在香港镇压的受害者不仅是一种人道主义姿态,也有力地谴责了中国政策。
中国领导人在权衡香港方案时极有可能已经意识到了上述后果。他们选择了一种极端强硬路线,认为其代价可以承受;可以说,他们的策略迄今为止是奏效的。但通过向新一届美国政府及其盟国挑战,中国可能过于自信了。